本文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胡志明市金融塔頂的越南國旗在烈日下飄揚,玻璃幕墻倒映著湄公河三角洲的貨輪,1600公里外的河內主席府內,越共政治局剛通過新國防預算。
這兩幅畫面拼出的不僅是地理距離,更是一個國家深不見底的南北鴻溝,當南方加速擁抱西方資本時,北方軍營正擦拭從中國引進的防空導彈。
這個曾被大國博弈撕裂過的國度,在2025年夏天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親美路線真能帶來繁榮?還是讓歷史悲劇重演?
越南的“親美豪賭”始于一場數字狂歡,2024年對美出口飆升至290億美元,美資工廠在南方扎堆建廠,胡志明市貢獻全國27%的GDP,霓虹燈下的年輕人用流利英語討論納斯達克指數。
可掀開光鮮的幕布,真相令人窒息,南方所謂“經濟奇跡”不過是給美國打工,90%出口產品是低端組裝,電子部件85%依賴深圳供應鏈,耐克流水線上的女工每天工作14小時,日薪僅5美元。
而北方正淪為“被遺忘的后院”,河內郊區紡織廠還在用1975年的老機器,每米布料利潤不到1毛錢,諒山省人均收入僅1900美元,不到南方一半。
這種撕裂在2025年7月達到沸點,特朗普政府突然逼越南簽下“恥辱協議”,美國商品零關稅入越,越南貨卻要交20%關稅,轉口貿易更是高達40%。
協議墨跡未干,胡志明市工廠因關稅成本大面積停產,流水線工人舉著“我們養活了越南,不是北方官僚!”的標語上街,而北方農民在社交媒體怒罵南方“賣國求榮”。
更深層的矛盾是主權流失,美國資本早已滲透南方命脈,三星掌控越南28%出口額,英特爾壟斷高端制造,西貢舊使館區被美資改建情報中心。
更諷刺的是當南方教堂神父高唱“自由市場萬能論”時,北方正靠中越邊境21個口岸救命,2024年越南農產品對華出口激增37%,200萬南方果農的飯碗實際捏在中國手里。
如今的南北對立像極了1954年的情景再現,當年日內瓦協定以北緯17度線分裂越南,北方在中蘇支持下扛起紅旗,南方淪為美國附庸,21年戰爭讓300萬平民喪生。
1975年北越坦克碾過西貢總統府大門,但統一只是表面縫合,權力格局埋下今日禍根,河內官僚清一色北方口音,手握槍桿子,南方人攥著錢袋子卻擠不進決策層,貢獻60%稅收只換回20%財政撥款。
2025年的新分裂線不再是地理標記,而是美元堆砌的隔離帶,在胡志明市日本文化中心,百名越南青年試穿和服發TikTok。
河內大學生卻在手抄19世紀長詩《金云翹傳》,英語教材還是1986年版本,當南方精英悄悄轉移資產到海外。
甚至私下討論“胡志明市獨立”時,越共中央委員阮春勝的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1975年坦克攻占西貢的老照片,警告“分裂勢力比任何時候都危險”。
美國正復制1978年蘇聯劇本,當年用每年10億美元軍援換金蘭灣核潛艇基地,觸發中越戰爭,如今第七艦隊訪峴港次數三年翻五倍,美軍顧問以“反海盜訓練”名義常駐金蘭灣。
耐人尋味的是河內軍事博物館悄悄把1979年戰爭解說詞從“反擴張”改為“領土摩擦”,歷史敘事漂白堪比給美國遞刀。
面對越南危機,中方的反應堪稱定力教科書,當美越協議瞄準中國轉口貿易時,中國商務部只回應六字:“正在開展評估”,但平靜水面下暗流洶涌,三招精準反制已讓越南嘗到苦果。
先是友誼關口岸正在“慢放血”,火龍果抽檢從3箱增至5箱,通關延40%,越南水果成車爛在邊境。
然后是電力卡脖子,跨境輸電負荷下調5%,北方六省工廠流水線忽明忽暗。
緊接著是稀土“短氧”,全球80%稀土精煉產能在中國手中,而越南工廠收到“本月配額已滿”的冰冷回復。
中國很清楚越南的痛點,切斷中國供應鏈?電子廠85%零件來自深圳,配合美國封鎖?40%轉口稅直接嚇跑客戶。
于是中越邊境上演魔幻場景,云南河口口岸開通“香蕉專列”3小時通關,廣西憑祥新建萬噸冷庫囤越南火龍果,與美國關稅戰形成殘酷對比。
我們直接在南海問題上劃出三條戰略紅線,美國提出重啟金蘭灣基地談判,遭越共保守派痛批“引狼入室”,中方明確反對美軍重返越南戰略要地。
2023年因越南在南海挑釁,中方暫停其火龍果等32種農產品進口,以經濟反制警示越方觸碰中國主權底線。
中國海警近年巡航密度年增40%,在2019年越南船只騷擾中國科考船后,中方強化執法,越漁船被迫避讓,彰顯實際控制力,三條紅線直指主權安全,中國以行動宣告“核心利益絕無妥協空間”。
我們明白,若越南分裂,中越邊境將涌難民潮,美軍基地可能直抵家門口,但若像1979年“教訓”越南,只會將其徹底推向美國。
于是今年4月中方領導人訪越時專程到訪河內大學,身后電子屏打出胡志明手書“同志加兄弟”,這句消失二十年的口號重歸公眾視野,三天后,越南批準中國承建老街-河內鐵路,標準軌直通昆明,供應鏈韁繩悄然收緊。
站在峴港海灘,銹蝕的美軍坦克殘骸成了游客拍照的背景板,海浪聲掩蓋不了經濟戰場的炮火,如今的越南北方緊抱“權利樹”,南方向往“美元林”。
當南方工廠為消化20%關稅被迫裁員時,北方農民發現美國玉米零關稅涌入,價格暴跌三成,親美幻夢正被現實碾碎。
越南諺語說:“竹子能抗臺風,是因根系深扎土地而非攀附大樹。”歷史血淚早已驗證,1954年依附蘇聯引發20年戰火,如今押注美國換來南北對立。
對中國而言邊境萬噸冷庫里的火龍果比導彈更有效,老街鐵路的鋼軌比宣言更響亮。
若越南仍執意當“去中國化”棋子,金蘭灣的浪濤或將再次見證,大國博弈中,甘蔗沒有兩頭甜。
參考資料:
看看新聞《一看就懂丨為啥努力近20年,越南就是造不出高鐵》
觀察者網《趙衛華:兩名副總理同時下臺,越南反腐不能簡單用“南北斗爭”看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