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貧困不是夢想的藩籬,要永遠相信努力的意義!
十年前曾因腸斷裂而無錢醫治的少年,只能向學校寫求助信祈求捐款。
父母都是殘疾人士,只能寄住在開餐館伯父家里的他,從未向苦難低頭。
如今他用642分書寫感恩、兌現承諾,誓要改變家庭,回報社會......
2025年六月底,距離高考分數出爐已經過去了三四天,記者走進湖南益陽南縣的一家農房,這是一位寒門少年所居住的屋子。
其實,這間小屋并沒有什么奇特,甚至還有一些幽暗和潮濕,貼滿了一整面墻的獎狀可以說算是唯一的亮色。
誰能想到,這位父母都是殘疾人士,只能借住在伯父家里的小男孩,憑借自己驚人的毅力,在本次高考中斬獲了642分的好成績!
由于家里比較貧困,還沒有買電腦,甚至連周糠順的成績都是同學查了之后告訴他的。
要知道,像他們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敢說有多么奢侈,可該有的電子設備是一點也虧待不了。
還有不少孩子在從高考考場出來后就收獲了家里人送的“蘋果全家桶”,沒有被送的孩子甚至向家長發脾氣直言要把家砸了。
反觀周糠順,雖然家里沒有像他人一樣的優越條件,卻也不卑不亢,努力上進。
面對記者的提問,周糠順說:貧困不是夢想的藩籬,努力一定會有意義。
據悉,這位平凡的農村少年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奇的天賦,靠的只是自己日復一日的自覺與努力。
周糠順的父親周建軍也說,從小就教孩子要愛學習,但主要還是孩子自覺,沒有太讓家長操過心,從小就特別懂事。
時間倒回到2015年,還在讀小學的周糠順因為在課間玩耍時不慎意外受傷,從而導致腸斷裂、腦震蕩。
去醫院接受治療時被告知需要進行一次手術才可能會完全康復,但這高昂的手術費對于周糠順和他清貧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沉重的巨石壓下來,一家子人都快要喘不過氣,但孩子還小,不能因此落下病根,以后將會更難治愈。
但是,自己的父親腿腳殘疾,是村里的保潔員,每天都會在村子里開著車巡邏,哪里有被人遺棄的垃圾,哪里就有他勤勞的身影。
此外,周糠順還靠著撿廢品維持全家的生計,但是,這點毫末的收入一時間根本不足以掏出來這么多手術費。
甚至還要留著錢給周糠順的母親買藥吃,周糠順的母親因為智力殘疾,常年需要治病吃藥,平時也很難攢下錢來急用。
為此,年幼的周糠順不得已向學校寫下求助信,希望得到學校和社會等愛心人士的支持。
在這封求助信中,周糠順字字誠懇,表示自己需要十萬元的手術費,并承諾自己長大后一定會努力報答各位叔叔阿姨。
面對周糠順的遭遇,學校也是迅速組織了捐款活動,在學校、親屬和社會的幫助下,終于湊齊了手術費。
經過長達八小時的手術,脫離了生命危險,并在后續的治療中得以逐漸康復。
而對于大家的善意,周糠順的父親將參與募捐的愛心人士的信息和捐款金額都一一記下,并表示人要懂得感恩,將來有機會一定會還上。
對于此事,周糠順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說道,當時覺得這個社會上有這么多好人,他們愿意不求回報地把愛心傳遞出來,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激勵。
希望自己將來有能力之后,也想盡己所能,幫助更多那些像他一樣條件困難的人。
周糠順表示,自己的第一志愿是北京郵電大學,想要改變家庭命運,更多考慮就業。
還想去北京城里轉一轉,感受一下首都的文化氛圍,因為自己從來都沒有去過。
但其實,考上名校這一路也是充滿了荊棘,在他九歲時母親就患上了智力殘疾需要長期住院,周糠順因此沒人照顧。
住在縣城里開早餐店的伯父伯母因為不忍心看到從小就成績優異的周糠順半途而廢,就將他接進了自己家里住,每天接送他上下學。
這樣,周糠順不但可以離就讀的高中更近一些,還得到了伯父一家更好的照顧,得以專心學習。
周糠順的伯父也表示,他平時在學校的成績都挺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強,從來都沒上過補習班。
但是,孩子一放寒暑假回村里就愛打游戲,每回去一次,成績就會下降,回來一段時間之后就又恢復正常,也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雖然自己沒有富裕的家庭,但家人和親人的托舉已經讓他萬分感恩。
周糠順表示自己家里條件雖然不好,但并沒有因此感到焦慮與煩躁,反而將其視作一種學習的動力,更加勤奮努力,報答社會。
希望這位逆風少年能夠圓滿完成大學學業,擁有更加燦爛的人生!
面對這位不懈努力上進的男孩,你有沒有受到激勵?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