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譚硯文廣州報道
7月17日,距離殘特奧會開幕還有144天,殘特奧會組委會舉行主題為“春天事業 活力綻放”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殘特奧會籌備工作亮點和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
南方財經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志愿者昵稱是“小海豚”,目前隊伍招募組建已經完成,共錄取4.5萬名志愿者,其中1.5萬名將服務殘特奧會。針對殘特奧會的特殊性,志愿服務把助殘能力作為重點,以便更精準地把握殘障人士需求。
隨著殘特奧會提前賽已陸續開展,1417名“小海豚”賽會志愿者已提前上崗。殘特奧會自行車(公路/場地)項目賽會志愿者、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學院2024級學生鄧思鈺在賽事期間的服務崗位是行政接待崗,像“活地圖”一樣為來賓引導路線。她在接受南方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志愿者們學習了各類禮儀、應急、無障礙溝通、輔助器具使用等知識,從志愿“小白”變成服務能手,為賽事提供精確、高效的服務。
“盡管志愿團隊遇到過暴雨大風天氣的考驗,但大家都堅守崗位,把服務做到位。”殘特奧會聾人足球項目賽會志愿者、佛山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2023級學生馬國津在賽事中擔任技術官員助力志愿者,他表示:“運動員在賽場上挑戰極限,志愿者在賽場下做好每一件小事、實現自我成長,這種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是志愿精神的最好體現,也是我最大的收獲。”
發布會上,殘特奧會廣東省執委會大型活動和志愿服務部副部長、團省委副書記王浩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東賽區賽會志愿服務籌備工作是一體推進的。去年12月5日國際志愿者日,全省98所高校啟動賽會志愿者招募,在20余天時間內,15.67萬名大學生踴躍完成報名,其中9.67萬人同時報名服務兩項賽事,最終錄取的賽會志愿者數為4.5萬名,其中1.5萬將服務殘特奧會。
在志愿服務文化建設方面,廣東賽區聯合港澳賽區共同征集發布志愿服務主題文化標識。其中,志愿服務徽標以愛心為原型,延續會徽木棉紅、紫荊紫、蓮花綠三色禮花綻放視覺風格,形成活力四射的同心禮花,寓意志愿者伸出友愛之手,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大灣區志愿服務協同發展。志愿者昵稱是“小海豚”,靈感來自粵港澳特有的中華白海豚,寓意志愿者如海洋精靈般親切友善、團結奮進。志愿服務口號是“為你,更精彩”,“你”指代見證、參與、支持賽會的每一個人,詮釋志愿者付諸出色的服務、友善的行動,展現體育的魅力和奮進的精神。
在志愿者培訓方面,王浩介紹,針對殘特奧會的特殊性,把志愿助殘能力建設作為重點。首先是幫助志愿者更好地認識殘特奧會、更好地理解殘障人士需求。比如讓志愿者佩戴眼罩完成“盲道通行”,或體驗“無障礙坡道通行”“輪椅使用”,讓志愿者換位思考,更精準地把握殘障人士需求。其次,注重提升助殘服務的專業技能,部分老師具備深厚助殘服務經驗,專門講授助殘服務課程。各賽區還結合賽事實際開展了助殘志愿服務的強化訓練,包括無障礙設施使用、輪椅輔助、視障引導、手語溝通、心智障礙服務等技能。此外,廣州賽區推出《助殘志愿者手語服務通識教學片》,將殘障人士交通抵達、住宿餐飲、場館觀賽等場景進行分解教學;深圳賽區專門針對4000名殘特奧會志愿者,開展體系化的助殘專業培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