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被特朗普發出“最后通牒”后,并沒有停下的跡象,而是有種隱隱要爆發決戰的跡象。俄外長更是給出一個最新時間,看來普京也知道形勢比人強,再拖下去恐怕給滿盤皆輸。就在決戰一觸即發之際,特朗普卻再次變卦。
據上觀新聞援引塔斯社報道稱,俄外長拉夫羅夫就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出的50天調解時限作出回應,拉夫羅夫聲稱:如果烏方在6月22日當周就確定第三輪談判的日期,或許30天就夠了。
這番話顯然是在埋怨烏克蘭方面就?;鹫勁幸皇乱煌显偻?,遲遲無法給出“滿意回應”,才會導致沖突無法結束。
其實不管是50天還是30天,各種政治表態都是在表明立場,對于真正的戰局而言都有些無稽之談,誰拿到實質性戰果,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現在前線戰況對烏克蘭而言不容樂觀,俄軍在頓涅茨克地區接連拿下兩個“定居點”,烏軍精心打造的防御工事所剩無幾,況且要維持這些“戰略重鎮”,需要投入大量的有生力量。
可現在烏軍不僅填補兵員存在嚴重問題,就連前線部隊都出現“逃兵潮”,盡管使用無人化作戰系統可以彌補一部分差距,但短期內無法普及到蔓延到烏克蘭南北戰線上,而俄軍的“總攻”似乎也箭在弦上。
眼下,俄烏前線戰場上兩處具有標志性的節點分別是紅軍城與蘇梅地區,這兩處地區呈現的狀態都是俄軍在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烏軍后繼乏力、堅守困難。
如果俄軍能在短期內分別拿下該據點,那么距離基輔簽“城下之盟”就不會太遠,如果戰況放到兩個月前,或許烏克蘭的慘敗已無法避免,但現在特朗普“幡然醒悟”,讓形勢再次得到變化。
美國重新恢復對烏克蘭的大批軍事援助之后,北約也開始發力,對運往烏克蘭的援助資源做著積極的調配工作。在先前的消息中,特朗普還支持烏軍對莫斯科的襲擊,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但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一種提振士氣的行為。
如果美國明確表態可以自由攻擊莫斯科,就意味著放寬對武器使用的權限,那么烏軍對俄羅斯政治中心進行瘋狂打擊,讓莫斯科人也感受一下基輔的遭遇,不管會不會對普京造成影響,但一定能讓烏克蘭人感到戰意昂揚。
可惜,特朗普很快就轉變了口風,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直接抨擊該消息來源的《金融時報》是“一貫以斷章取義提升流量而臭名昭著的媒體”。
不得不說,烏克蘭已經為特朗普的臨時變卦承擔了太多代價,如果不是特朗普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俄軍就算能奪回庫爾斯克地區,也要付出巨大代價。
不管美方具體是如何表態的,只要不明確下場,明確不參與沖突,就不會影響普京對戰爭結果的要求。因為俄羅斯為這場沖突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不拿到既定的戰略目標,尤其是烏東4州的實際控制權,普京怕是會得到與名垂千古相反的歷史地位。
30天也好,50天也罷,所有人都清楚在烏克蘭戰場上,必須有更多的人死去,才能得到一個確切?;鸬臄底?。戰爭,是政治游戲的關鍵“副本”。與其關注美俄烏高層的動向,不如多看看前線戰事的推進,特朗普已經用將近半年的時間證明了“副本”打不通,一切都白談的殘酷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