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點,身著工作制服的95后打工人劉雯雯準點出現在高檔酒店的水晶吊燈下,享用著現磨咖啡、煎蛋、現烤吐司和現熬的牛肉湯。“平均一頓不到27元,比便利店套餐還劃算,是打工人也能吃得起的早餐了。”得益于多家酒店開始在“早餐”賽道的競爭發力,她笑言,作為消費者有了更多的早餐選擇。
這一幕正是當下中國餐飲行業變革的縮影。隨著八項規定持續深化,高端餐飲市場經歷洗牌后,一場由星級酒店主導的“早餐革命”正在進行中。蚌埠南山豪生酒店推出799元30次早餐卡十分搶眼,富力萬達嘉華酒店推出138元3人自助早餐成家庭周末新選擇。一些知名酒店也加入了卷早餐的賽道,喜瑞酒店推出的149元雙人早茶不僅可以早上用,還以在晚上使用;左鄰右李粵港酒樓推出的19.9元的雙人早茶套餐30日來銷售近千份。曾經“看著就貴”的知名酒店、茶樓,如今正用親民價格和品質服務爭奪早餐市場的“黃金一小時”。
“大酒店的早餐不僅提供了星級調性和干凈豐富的餐品,還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無論是健身愛好者還是碳水狂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餐點。環境與服務是我們最看重的因素。”單身人士郭女士說,自己和閨蜜拼了一張“打工人早餐卡”,倆人都因為工作、生活節奏太快,沒時間做早飯,而性價比較高的“打工人早餐”不僅解決了到哪吃早飯的問題,還成為了她的另一個社交場域,她可以邀約不同的朋友一起來這里共進早餐。
“拼多多效應”已然席卷中高端早餐領域。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上,眾多博主也在熱衷于推薦這一“性價比極高”的早餐選擇。對于眾多“打工人”而言,相較于在便利店花費十幾元僅能購買到包子、雞蛋、烤腸和豆漿,大酒店可提供的更豐盛的早餐無疑更具吸引力。
南山豪生酒店西餐廳負責人周女士表示,正常住宿客人吃的早餐都是98元一位,如果購買早餐月卡,可使用30天,折算下來一頓還不到27元,而這個價格也是近年來的最低價。
“我們在兩年前就推出了早餐卡的類似產品,但當時都是冠以‘商務’‘豪華’‘靜奢’這類的前綴,價格也沒有現在這么低。”周女士說,“打工人早餐卡”不僅有穩定的核銷率,還帶動了一定的顧客成為午晚餐客戶。在周女士看來,這不僅是價格策略的調整,更是服務理念的轉型。“我們把早餐時段打造成‘品質生活體驗場’,現熬的牛肉湯、現澆澆頭的干扣面,在大酒店里吃這些特別接地氣的食品,反差感反而成了社交平臺傳播的爆點。”
用早餐卡這樣的“毛細血管”業務重構消費生態,不是孤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我市一些高檔酒店、餐廳還開始售賣性價比極高的下午茶。在餐飲業集體轉型、競爭更為激烈的當下,早餐和下午茶等“碎片化消費”也成為一些中高端餐飲企業不得不重視的營銷點。
“消費者不是不愿花錢,而是越來越看重性價比,要花得值。很多消費者更表態‘可以買貴的,但絕不能買貴了。’” 蚌埠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張立忠說,大酒店用供應鏈優勢和場景溢價做民生生意,實際上創造了另一種消費升級。
這種變化在學界也被視為觀察微觀經濟的窗口。“當大酒店開始通過成本控制放低身段,搶灘早餐江湖時,說明市場正在擠出泡沫回歸本質。” 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教師張瑋認為,這種“高端品質+民生價格”的模式,或許是目前餐飲業轉型最具有操作性的思路。
(來源:蚌埠日報 記者:陳瑤 文/圖 編輯:閻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