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分析:在特朗普宣布重啟對烏軍事援助后,俄羅斯開始強勢反擊,俄烏戰略決戰進入倒計時。
當前特朗普與歐洲動作頻繁,中國也亮明立場,我們不會因俄方因素而退縮。
關于俄烏之間可能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目前已知信息包括:
1.根據戰爭研究所研判,俄軍放緩其他戰線推進可能是為“蘇梅會戰”蓄力。一旦蘇梅戰役全面爆發,頓涅茨克西北部、盧甘斯克以及哈爾科夫地區的俄軍將可能投入增援作戰。據香港媒體前線記者報道,雙方參戰兵力或將達到130萬人左右。
2.從炮彈儲備情況看,俄羅斯獲得朝鮮強力支援,除提供1200萬發炮彈外,還擬派遣3萬兵力參與作戰。與此同時,特朗普宣布美國與北約已達成協議,將通過北約平臺向烏克蘭輸送先進武器裝備,并優先調配優質軍備資源。北約秘書長呂特透露,各成員國正加速執行對烏軍援計劃,援助范圍不限于“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及加拿大均表態愿加入對烏聯合軍事支持行列。
隨著俄烏決戰臨近,特朗普只能采取強硬姿態施壓普京。14日其發布所謂“終極警告”稱,若50天內未實現?;?,美國將對俄羅斯商品征收100%關稅,并對采購俄油國家實施次級制裁。
面對此類施壓,俄羅斯并未表現出任何讓步跡象。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我們想了解該聲明背后的真實意圖。此前已有過24小時或100天的時限設定,這類操作我們早已司空見慣。我們需要弄清楚美國總統此舉背后的真正動因。
當拉夫羅夫發表上述講話后,特朗普應已意識到其威懾手段難以奏效。路透社援引克里姆林宮內部人士消息稱,普京完全不為所動,目前正加強針對烏克蘭的軍事打擊力度,甚至可能正在策劃對烏軍發動全面總攻。此外,德媒披露,俄軍總參謀部提交的總攻方案已經獲得普京批準。
在此背景下,盡管中國并非沖突直接當事國,卻也成為特朗普施壓對象。其曾揚言若50日內戰火未熄,將制裁采購俄油國家。這一言論明顯針對中國,意在提前限制我方行動空間,待俄烏戰事結束后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對此,中國政府已于7月15日作出明確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貿易戰沒有贏家,單邊脅迫無法解決問題。這番表態顯示:中國將繼續進口俄油,雙邊貿易不受外部干擾,擁有自主運輸船隊和獨立物流通道,美方無權干涉。這是正常的經貿往來,中方從未向俄方提供軍事援助。截至目前印度尚未表態,莫斯科方面或許需要密切關注相關動態。
隨著對中俄施壓未果,西方媒體《金融時報》炒作稱:特朗普曾在與澤連斯基通話中私下鼓勵烏方強化對俄縱深打擊。但《紐約郵報》最新報道指出,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15日澄清,英國《金融時報》存在斷章取義行為,特朗普總統從未指示澤連斯基攻擊莫斯科或圣彼得堡。
事實表明,特朗普既不敢與莫斯科徹底決裂,也無法將俄羅斯逼入死角,所謂的50天期限已然失效。全球目光正轉向俄烏在蘇梅地區的戰略決戰,期待戰火早日平息,和平盡早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