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美外交高層首次會晤,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這次王毅外長和美國國務卿盧比奧的會面相當特別,雙方并沒有提前“邀約”、也沒有提前通報,而是直接見了面。按照盧比奧的說法,他表示和王毅外長這次的會晤是“積極的”。
根據環球網的報道顯示,王毅外長和美國國務卿這次會晤,是盧比奧上任以來首次與中方外長見面,雙方隨后談了整整一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媒體并沒有公布會談的過多細節,預計雙方這次并沒有重點細分討論如經濟、軍事安全、文化交流、科技等議題。而是重點強調中美雙邊關系的重要性,畢竟中美雙邊關系不但事關兩個大國、更影響全球,這方面容不得半點馬虎。
簡單來說,中美外交高層這次會談,可能并沒有探討中美之間怎么合作,這并不是中美目前要解決的第一要素。而是重點探討中美關系怎么降溫,如果中美關系無法盡快降溫回暖、回歸正常,那么又如何談及中美合作呢?先后順序要先理清
從中方的角度看,中方也是非常希望中美關系能夠降溫回歸正常。就比如,在這次與盧比奧俄會晤中,王毅外長表明這次會晤是具有“建設性”的。而對于中美關系接下來該怎么開展,王毅外長也向美方表明,那就是:“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這四個詞。與此同時,盧比奧同樣也在這次會晤中向中方釋放了美方的意愿,即:美方認為中美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相當重要,中美之間有必要繼續就一系列雙邊議題進行討論。
說白了,中美外交高層這次會晤中,雙方都表明了中美之間接下來要件“加強溝通接觸”放在重要位置,可以說在這方面,中美雙方這次已經達成了共識。
此外,通過這次與中國外長王毅的會晤,盧比奧對于中美接下來快速推進兩國元首會晤非常看好、非常有信心。盧比奧表示:目前雙方都有“強烈意愿”舉行首腦峰會,只不過尚未確定日期。
說實話,中美之間眼下存在的分歧不小,特別是在經貿、軍事安全、臺海、南海局勢等方面,中美現在最應該解決的就是這些分歧,以給中美元首會晤創造更多條件。當然,中美外交負責人此次能夠實現直接會晤,這件事的本身,也是代表了中美之間如今都想朝著兩國關系降溫回暖去努力,不然恐怕連外長會晤這樣的場面都不會出現。
因此,外界認為中美外交高層這次會晤,其整體結果是好的,更是將這次會晤視為是在為中美舉行元首峰會“鋪路”。
說到中美元首會晤,還記得特朗普在去年的總統大選期間,就曾夸下海口,說只要他重回白宮,那么他將在100天內實現中美元首峰會。可現在100天早就過去,特朗普并沒有在期限內兌現承諾,而是又放出風說:極有可能在今年內,也就是下半年爭取實現訪問中國。
所以說,現在特朗普非常著急,因為無法實現中美元首峰會,可不是簡單的“失信于給美國民眾的承諾”。而是特朗普現在有求于中國,畢竟在經貿、稀土、制造業商品等等方面,美國對來自中國的供應非常依賴。之前特朗廣施關稅手段,早已經反噬了自身,這樣下去可不行。而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工業超級強國、科技強國,特朗普想要解決眼下的難題,就必須要找中國談談。
有分析稱:特朗普最希望的結果,恐怕要出現了!什么結果呢?那就是中美元首峰會,畢竟盧比奧日前和王毅外長會晤后,馬上對中美元首實現會晤表明“非常有信心”,稱“雙方都有強烈的意愿這樣做”。
不過,中方外長這次的表態雖然也是愿意加強溝通,但是中方元首到底能不能在今年下半年實現元首峰會,現在還不能下結論,接下來要看美國怎么做了。
中美友好,那是中方一直樂見的,如果特朗普想盡快實現中美元首會晤,那就要在中美之間采取積極政策,更繞不開“平等、尊重”,要用實際行動拿出真正的誠意出來。而不是一邊在經貿,還有南海、臺海等方向的局勢上給中方上手段,一邊又大喊中美關系降溫,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中美早已看透、根本不吃這一套。
如果美國一些人還看不清楚問題的本質,還幻想著從所謂的實力和地位出發同中國交流,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