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外交部網站消息,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應約會見加拿大外長阿南德。這一會晤釋放出強烈信號,加拿大在外交策略上出現重大調整,對華態度有了明顯轉變。
今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也是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加關系走向備受矚目。此前,國務院總理與加拿大總理卡尼進行了積極且富有建設性的通話,卡尼提出重新校準中加關系、開展更多交流合作,中方對此表示贊同。此次外長會晤,正是對兩國總理通話共識的進一步落實。
加拿大外長阿南德主動求見王毅外長,其背后有著深刻原因。過去幾年,加拿大在外交上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企業設置貿易壁壘,配合美國制裁中國,在中美博弈中充當不光彩角色。然而,現實給了加拿大沉重一擊。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對盟友加拿大毫不手軟,短短不到兩個月,就與加拿大展開多輪經濟戰。特朗普不僅在經濟上施壓,還在政治上羞辱加拿大,公開稱加拿大本質上是美國一部分,甚至把加拿大總理比作美國州長,在邊境非法移民等議題上也對加拿大橫加指責。加拿大原以為討好美國就能獲得庇護與尊重,結果換來的卻是經濟困境與政治屈辱。
加拿大總理(資料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拿大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外交政策。阿南德表示,加方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新政府致力于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加強經濟發展韌性,造福加拿大人民,愿同中方保持接觸、坦誠溝通,以務實、建設性態度加快恢復經貿、衛生、人文等各領域交往合作。他提到的供應鏈多元化,被視為加拿大不再盲目跟隨美國、尋求與中國恢復經貿關系的信號。這意味著加拿大意識到過去中加關系惡化根源在于自身過度依賴美國指令,如今希望改變現狀。
中方在此次會晤中明確表達立場。王毅外長指出,中加之間沒有領土爭端,沒有地緣矛盾,完全可以成為相互成就的伙伴。雙方要落實兩國總理共識,以客觀理性態度看待對方,積極開放加強合作。同時,中方反對泛化國家安全無理打壓中國企業,希望加方為中國企業投資運營提供良好營商環境。王毅外長還批評美國濫施關稅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尤其對小國、窮國加征高關稅;而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主動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100%產品零關稅待遇,推動各國共同現代化。面對復雜國際形勢,各國應遵循聯合國憲章準則,大國更要摒棄強權邏輯。
特朗普(資料圖)
回顧中加關系發展歷程,兩國在1970年10月13日建交。建交初期,兩國關系發展順利,在貿易、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1973年,時任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訪華,開啟了中加高層交往新篇章。此后,兩國領導人互訪頻繁,合作領域不斷拓寬。但進入新世紀的一個階段,中加關系因種種因素出現波折。加拿大一些政客為迎合美國,在人權、貿易等問題上無端指責中國,嚴重損害了兩國關系。
如今,加拿大態度轉變為中加關系改善帶來契機。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是加拿大重要貿易伙伴。據相關數據,在過去正常貿易往來時期,中國從加拿大進口大量農產品、資源產品等,加拿大則從中國進口各類工業制成品、電子產品等。中加貿易互補性強,恢復合作能為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利益。以農產品為例,加拿大的優質小麥、油菜籽等在中國市場有穩定需求;中國的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先進的電子設備等也深受加拿大消費者喜愛。恢復經貿合作不僅能促進兩國經濟增長,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國際貿易(資料圖)
從全球地緣政治角度分析,美國霸權行徑引發眾多盟友不滿。加拿大作為美國傳統盟友,在特朗普貿易政策下深受其害,不得不尋求新的外交與經濟合作方向。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影響力日益提升。加拿大主動與中國接觸,不僅是為自身經濟利益考慮,也反映出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讓其在國際舞臺上逐漸失去人心,而中國的多邊合作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認可。
當然,對于加拿大態度轉變,中方保持開放但謹慎態度。中加關系要真正實現改善,加拿大需切實行動,尊重中國核心利益,摒棄過去跟隨美國無端指責中國的做法。一方面,在經貿領域,加拿大應取消不合理貿易限制,為中國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另一方面,在國際事務中,加拿大要客觀看待中國發展,避免受美國影響對中國進行無端抹黑。只有這樣,中加關系才能重回正軌,實現互利共贏。此次加拿大外長主動求見王毅外長,是中加關系改善的積極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