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一個深夜,成都軍區守備第二師的政治部主任劉智浚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電話那頭傳來軍區首長的聲音,語氣沉重而果斷:“你們的師長李德金出問題了,趕緊先控制起來。”
李德金曾在對越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師長,怎么會突然“出問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事件如何起的?
1988年,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階段,全國上下都在熱火朝天地搞建設,軍隊也沒閑著。
1985年,中央提出“百萬大裁軍”,軍隊要精簡整編,提高戰斗力。成都軍區守備第二師駐扎在中越邊境,任務就是保家衛國,責任不小。師長李德金在部隊里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還在老山戰役中帶兵打得有聲有色,戰功不少,官兵們都挺服他。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李德金的問題浮出水面。事情得從“百萬大裁軍”說起。裁軍不光是人數減減那么簡單,還得查查部隊內部有沒有啥貓膩。
1988年,云南軍區在審查人員調動時發現,李德金曾經把一個司機調到高層崗位上。一個司機咋就突然爬那么高了呢?軍區順藤摸瓜一查,查出的事兒讓人大跌眼鏡。
原來,1970年代末,李德金還在蒙自軍分區當參謀長的時候,開軍車撞死了一個通訊科長。此事要是按規矩辦,他得擔責任。可李德金硬是沒認錯,還找了個司機頂了罪,把事給壓下去了。
不僅如此,他還動用關系,把這個司機調到好崗位上,算是“回報”。還不算完,到了1980年代,李德金跟守備第二師的后勤部長勾搭上了,兩人私底下倒賣部隊的汽油,賺來的錢沒進公賬,全揣自己腰包了。
這些事瞞了多年,直到裁軍審查才露了馬腳。軍區一看,還得了?李德金的問題得趕緊處理了。
把他控制起來
劉智浚接到軍區電話的時候,心里五味雜陳。李德金畢竟是戰功在身的老上級,突然要控制他,誰聽了不懵?但軍令如山,劉智浚連夜趕到師部機房,跟云南軍區司令員王祖訓聯系,摸清了事情的嚴重性。李德金的問題不光是違紀,還牽扯命案和經濟問題,必須馬上行動。
劉智浚跟副師長崇云祥、政委李正賢碰了頭,三人合計了倆方案。一個是在餐廳動手,趁李德金吃飯的時候控制他;另一個是在交接班會議上下手,找個正式場合把他拿下。
思來想去,他們覺得餐廳行動風險大,李德金萬一帶槍或者反應激烈,場面不好收拾。交接班會議就不一樣了,李德金一般不會帶武器,而且人多眼雜,他也不敢輕舉妄動。最終,他們敲定了交接班會議的方案。
行動那天,三人早早布置好了一切。會議開始后,李德金果然沒帶槍,劉智浚他們瞅準時機,果斷把他控制住。整個過程快得很,沒出啥亂子。軍區保衛人員隨后趕到,把李德金帶走,還從他房間搜走了三把配槍。行動干凈利落,師部里沒掀起啥波瀾。
最終判決
李德金被帶走后,成都軍區沒耽擱,立馬組織調查組進駐守備第二師。調查組翻檔案、找證人,一步步把李德金干的那些事兒挖了出來。
到了1989年,成都軍區軍事法庭給他定了罪:經濟犯罪、瀆職、作風問題。法庭判了他三年有期徒刑,軍銜也從正師級降到了團級。
判決下來后,守備第二師開了個全體會議,劉智浚當眾宣讀了軍區通報,把李德金的問題攤開了講,還強調了紀律的重要性。
這事兒在1980年代的軍隊里算個典型案例,顯出我國對違法亂紀零容忍的態度。李德金案不光處理了一個人,還給部隊敲了警鐘:誰都不能仗著功勞瞎搞。
裁軍期間,審查機制也越來越嚴,把一些隱藏的腐敗問題揪了出來。劉智浚、崇云祥他們因為此事處理得好,后來還在部隊里干了不少實事。李德金的下場也被寫進了軍隊教育的教材里,提醒大家得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軍隊是國家的柱石,紀律就是命根子,不管你多能耐,碰了紀律這條紅線,誰都跑不掉。功勞是功勞,錯誤是錯誤,兩碼事不能混一塊。
李德金從戰場英雄到違法亂紀的下場,真挺讓人唏噓的。他要是能管住自己,不干那些歪門邪道的事,興許還能繼續帶兵打仗。可惜私心太重,毀了自己,也給部隊抹了黑。功勛再大,也不能當違法的擋箭牌。軍隊的純潔性得靠鐵的紀律來保證。
過去三十多年了,現在回頭看,軍隊的根基在紀律,紀律好了,國家才能穩。不管啥時候,都得守住底線,別讓自己成了反面教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