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7月16日電 清晨的官鵝溝,薄霧像一匹柔軟的紗,纏繞在青黛色的山巒間。沿著棧道往里走,耳畔是溪流撞擊巖石的清響,空氣中隱隱浮動著草藥的辛香——這片孕育了692種藥材,素有“千年藥鄉”之稱的甘肅隴南市宕昌縣,由草木研藥,以山水調方,連空氣里都寫滿治愈的密碼。
航拍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官鵝溝景觀。(無人機照片)宕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誰能想到,這“藥鄉”曾差點丟了“藥引”。白龍江支流岷江曾因泥沙淤塞、河岸崩塌成為當地的“生態頑疾”,渾濁的河水裹挾著碎石奔涌,岸邊草木稀疏,鳥獸蹤跡難尋。
轉折,始于一場徹底的“生態診療”。宕昌縣以“清四亂”為手術刀,剖開河道淤積的“病灶”:328名河湖長接力巡河,用13689人次的腳步丈量每一段水域;智慧水務平臺的230個“電子眼”24小時值守,讓亂采濫挖無處遁形;崖寺溝里,4座谷坊、3座魚鱗壩筑起“防護網”,2.04萬株落葉松扎根山坡,為15平方公里流失地披上綠裝。如今的岷江,水面如鏡,倒映著廣場舞的紅綢與游客的笑臉,重慶游客趙磊在濱河步道感嘆道:“這水干凈得能照見云彩,比城里的公園舒服多了?!?/p>
夏日,宕昌草原綠草連天。宕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草木的“處方”里,藏著生物多樣性的密碼。隨著水質提升至Ⅲ類標準,斷面優良率達100%,天鵝開始在湖面劃出漣漪,斑羚在崖壁間躍出弧線。官鵝溝的森林里,羌活與當歸在腐葉中扎根,155萬畝林海釋放著負氧離子,成為天然的“氧療倉”。通天門康養驛站里,黃芪茶的清香漫出木窗,工作人員楊藝萍正將本地藥材按比例配制成茶飲:“這些草木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現在成了游客的‘養生寶’。”
這份“處方”最動人的療效,寫在“藥鄉人”的笑容里。宕昌縣城關鎮鹿仁村的藏源民宿里,苗保俊看著滿院的游客笑開了花:“以前水渾沒人來,現在湖面清了,客人住滿了,連墻上掛的藥草盆栽都成了打卡點?!痹诳叼B驛站,當歸足浴桶里飄著藥香,艾灸的青煙纏繞著松濤,游客們跟著藥師辨識草藥,在砭石刮痧的酸脹中卸下疲憊。數據是最好的佐證:今年“五一”期間,官鵝溝接待游客同比增長55.13%,過夜游客增加47%,人們在這里讀懂了“藥香伴眠,山水療心”的愜意。
2025年“五一”假期,宕昌縣康養驛站內,工作人員為體驗中藥足浴的游客介紹當地中藥茶飲。閆姣 攝
夕陽西下時,官鵝溝的木屋民宿亮起燈火。窗外,溪流唱著古老的歌;室內,藥草的芬芳與游客的笑聲交織。而宕昌,正捧著這份自然的饋贈,在“兩山”實踐的路上,繼續調配著生態與發展的和諧“藥方”。
高展 劉國慶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