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7月14日下達最后通牒,威脅俄羅斯,如果沒有在50天內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最重關稅,并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其中包括能直接打到莫斯科的遠程導彈。
對此通牒,俄羅斯不僅不買賬,反而表達出強硬態度,還加大戰場攻勢,有把西方打到“求和”的架勢。面對此情此景,特朗普一改口風,光速“服軟”,甚至連昨天說的話都不認了。
俄羅斯的態度如此強硬,美國為何不加大制裁力度,反而服軟?
白宮放出最后通牒,俄羅斯一硬到底
14日當天,充當俄烏調解人近半年的特朗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會見時,他對俄羅斯放出狠話。
內容大概是:50天內,如果俄羅斯沒有與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其加征100%關稅,對所有購買俄羅斯石油等能源商品的國家加征“次級關稅”。
他強調:那時,我會馬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不光是“愛國者”這種防御裝備,還有大量進攻型武器。
一番狠話直沖俄羅斯命脈,要知道,能源出口占據了俄財政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僅2024 年,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就為其帶來了 2824 億美元的財政收入。
若美國對進口俄能源國家征收500%關稅,外國不再進口,俄羅斯經濟將受重創,間接致使俄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不得不停火。如此,特朗普便能完成他上臺前所說的“24小時俄烏停火”承諾。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特朗普對俄羅斯下達的“最后通牒”,畢竟,近日來,特朗普屢次放出針對俄羅斯的言論,并表達對普京非常不滿的看法。
在特朗普看來,他致力于調停,為此經常跟俄方通電話,但普京“嘴上說的漂亮,通話很愉快”,卻總是掛了電話后就把導彈射向烏克蘭。
在白宮接受美媒采訪時,他是這么強調的:你知道,到了一定時候,光說不練沒用,最終還是要有行動。
不難看出,就俄烏沖突問題,特朗普的對俄策略正在從“溫和調停”轉變為“施壓逼和”。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揭露了特朗普近幾天與澤連斯基的通話內容,特朗普問澤連斯基:你能打擊莫斯科嗎?澤連斯基干脆的說:只要你給我們武器,我們就能。
自發起關稅戰后,特朗普似乎已經愛上了“施壓”戰略,無論對盟友還是對“敵國”,他都在采用一手施壓,一手談判的戰術,包括與澤連斯基的通話,也可以理解為施壓的一部分。
他和北約都覺得,俄羅斯會因為美國的最后通牒屈服,俄烏沖突最終會按照白宮的設想發展。但,他們沒想到,俄方不僅沒有當回事,反而無比強硬。
7月15日,俄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回應美國14日的威脅。
他表示:美國和北約對俄方設置的任何條件,以及最后通牒的企圖都不可接受,俄方立場不可動搖。
另外,俄方認為,僅憑歐美說要提供軍事援助給烏克蘭這點,就足以斷定,他們沒有調停俄烏沖突的意思,反而想看到沖突加劇。
畢竟,待到澤連斯基拿到更多的武器,他必然會將武器全部應用到戰場上,俄烏兩方會打的越來越激烈,停火遙遙無期。
似乎是為了向歐美展示態度,除了言語上的強硬回擊,俄軍還有大動作。這讓特朗普驚住了,接下來,他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俄軍有大動作,特朗普又喊話莫斯科
觀察者網報道,俄羅斯兩名與克里姆林宮關系密切的的人士透露,普京很確信,俄軍在戰場上的優勢正在增強,烏克蘭的防線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全面崩潰。
而且,在普京看來,除非烏克蘭不作出重大讓步,否則,停火斷無可能。
不難看出,對于特朗普的“非常失望”,普京并不在意,也不打算為了改善與特朗普的關系而讓俄軍縮減攻勢。否則,早在特朗普放狠話的第一時間,俄方就會做出解釋。
另外,俄消息人士透露,收到美國通牒后,普京當即下令,持續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直到西方以及烏克蘭接受“所有條件”后,俄軍才會停火。
這里所說的條件,關鍵點還在于烏克蘭,因為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中,俄方已經提出讓烏克蘭“割地”,且態度強硬。但澤連斯基肯定不會答應,因為他不想當烏克蘭的罪人。
目前,俄軍正在烏東及烏南地區持續推進,而且,普京還允許軍事指揮部根據前線狀態推進到烏克蘭南部城市,這意味著俄軍將加大攻擊力度,烏克蘭面臨的壓力會更大。
俄軍在戰場上的優勢越大,談判桌上的話語權就越強,到了俄軍占領烏克蘭半壁江山時,即便有美國和北約撐腰,澤連斯基也不得不被迫妥協。
看到俄軍的動向以及俄羅斯的回應,特朗普突然改口。
新華社7月16日報道,15日,在發出過“最后通牒”不到24小時,特朗普對美媒強調:不站在任何人一邊。
另外,他還否認曾經與澤連斯基通話時鼓動其轟炸莫斯科,記者問特朗普會不會給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時,他利落的回答道:不,我不會這么做。
兩個“不”與他14日的放言威脅大相徑庭,態度轉變之快讓人驚訝至極。更令人發笑的是,7月16日,特朗普否認此事后,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也做出否認,并抨擊美媒“斷章取義”。
看來,即便是特朗普,嘴上整天叫嚷要制裁俄羅斯,但真到了把普京惹急眼的時候,他也不得不顧忌三分。
至于烏克蘭,又被特朗普擺了一道,本來,澤連斯基興沖沖的等“美國援助”來,特朗普突然轉變態度后,注定他又白高興一場。
24小時內,特朗普態度的變化會讓俄羅斯看透了其外強中干的本質,即便特朗普之后還會轉變態度,也無甚所謂,畢竟,跟美國說太多,對戰對和都沒用,只有打下更多土地才是王道。
借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話對此事做個總結,這位外長不屑的說:所謂“50天通牒”并無意義,我們經歷過24小時、100天的通牒,從沒把它們當回事。
看來,對美國,退讓和沉默都是不行的,只有強硬到底,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參考信息:
特朗普為何對俄羅斯下50天最后通牒?.澎湃新聞2025.7.15
特朗普否認鼓動烏克蘭打擊莫斯科 俄強硬回應“最后通牒”.新華網 2025.7.16
特朗普否認鼓動烏克蘭打擊莫斯科:我不站在任何人一邊.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7.16
俄副外長:對俄最后通牒的企圖不可接受.央視新聞.2025.7.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