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中國女籃91比69拿下韓國隊的亞洲杯小組賽,賽后韓媒就炸了鍋,說中國隊靠2米26的張子宇贏球勝之不武,這話在網上吵得挺兇。這場球看起來贏得輕松,但說到底還是中韓女籃實力擺在那兒,韓媒這波說辭,更像是不想承認自己技不如人。
體育賽場上,輸贏本是常事,可韓國體育界總愛找些旁的由頭。遠的不說,2002年韓日世界杯的爭議判罰,這些年短道速滑賽場上的種種爭議,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們在輸贏上總愛較些不該較的勁兒。
張子宇這場替補打了14分24秒,8投加倆罰球全中,18分4籃板拿得明明白白。第三節她跟韓旭搭伙那會兒,韓國隊在籃下的得分效率掉了四成多,確實讓對方內線扛不住。但數據也擺著呢:中國隊全場27次助攻,楊力維、王思雨各送8個,外線球員合著拿了45分,贏球終究是全隊擰成一股繩的功勞。
宮魯鳴指導賽后說得實在:"一直控制著張子宇的出場時間,孩子還在長身體,用多了怕受傷。"14分鐘統共占全隊總時長的17%,這么安排既保住了內線優勢,又沒把寶全壓在她身上。要知道,張子宇2米26的身高,配著2米32的臂展,站在籃下就比韓國隊最高的樸智秀(1米98)高出一大塊,這種天賦差距在亞洲賽場是明擺著的。
說起來也逗,韓媒賽前一個勁兒說張子宇"跟奧尼爾似的",還說中韓內線是"大人揍小孩"。結果輸了22分,又改口說靠巨人贏球不光彩,這彎轉得夠快。說到底啊,是韓國隊最拿手的"小快靈"和三分球被按住了——全場31個三分只進10個,命中率28%,比平時低了11個百分點,快攻就拿8分,而中國隊快攻得了42分,這差距誰都看得清。
韓國隊核心樸智秀首節跟張子宇卡位時傷了,直接下去了,這倒成了韓媒抱怨的由頭。但慢鏡頭回放一看,就是正常的籃下磕碰,更多是意外。這位1米98的內線支柱,碰上絕對高度時沒什么辦法,這正好說明,兩隊內線天賦壓根不是一個量級。
翻過往交手記錄,中國女籃已經四連勝韓國隊了,就算沒張子宇的時候,也能靠整體實力贏球。2023年亞洲杯半決賽,沒她咱們照樣贏了14分。籃球評論員蘇群這話在理:"韓國隊輸了總找外部原因,不琢磨自己戰術哪兒差口氣。中國隊的身高優勢明擺著,他們賽前沒備好招,賽后又不愿認賬,這樣可沒法在亞洲賽場更進一步。"
這場球一打完,中國女籃兩連勝穩穩進了八強。隊員們對韓媒這說法挺淡然,楊力維在混合采訪區說:"對每個對手都尊重,也知道怎么打團隊籃球。外面怎么說,影響不到我們,后面還有硬仗等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