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在最近發布了多項研究成果,稱德國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在畢業后,寧愿選擇找活干、打零工,也不想進入大學深造或者接受職業技術培訓(Ausbildung)。這樣的趨勢,可謂是給德國社會敲響了沉重的警鐘。
▲圖源:sturti / Getty Images
德國零售業協會指出,隨著最低時薪將從12.82歐元提升至13.9歐元,到處打工得到的短期收益會非常吸引剛剛畢業的孩子們。
在一項名為“2025培訓前景”的調查中,來自各類中學的1700余名學生分享了對于未來的設想。調查顯示,希望“畢業后找工作”的學生比例為20%。在普通中學里,這個比例則達到25%。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德國有大約286萬年輕人沒有接受職業資格培訓。在這樣的背景下,基金會的調查結果不得不令人擔憂。
▲圖源:西德廣播電臺
在調查問卷當中,來自普通中學的學生并不覺得自己有機會進入大學,或者有能力完成職業技術培訓。基金會專家心急如焚地說道:“偏偏是那些最適合、也是最應該選擇職業技術培訓的學生,對自己最沒有清醒的認識!”
研究還稱,即便是學習成績不錯的文理中學學生,也大多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一頭霧水。其中,超過一半的畢業生也根本沒有想好是去上大學還是去職業技術培訓。并且,不管是來自好學校還是普通學校,都有學生反映學校在職業規劃指導這一塊,差得也挺遠。
▲圖源:Getty Images/Darya Komarova
不光是年輕人發展前景黯淡、失業風險增高,這樣的趨勢也會令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失去競爭力。德國經濟研究所前兩天發布數據稱,全國范圍內各個崗位總共缺少50萬名專業技術人才。如果愿意接受職業技術培訓的孩子們越來越少,那對德國各行各業來說可不是好事情。
如今,許多企業都開始行動了起來,有的走進校園進行宣傳,有的邀請學生參觀工廠。正如貝塔斯曼基金會負責人所說,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咱們可不能讓年輕人掉隊啊……
(歐洲時報德國版李帥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