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余名中外“泳士”爭相競渡長江。浪花飛濺處,一代又一代人的江城夏日記憶肆意奔涌。
長江后浪推前浪,代代皆有勇士渡過大風大浪。
半個多世紀以來,渡江節曾因防汛等原因中斷,也曾歷經國際化升級,如今迎來了第50屆。五十屆渡江節以來,渡江精神與浪花一道水漲船高,在代際之間流淌傳承。
長江從來不只是溫柔鄉。1966年,73歲的毛主席最后一次在武漢“中流擊水”時坦言:“長江水深流急,可以鍛煉意志。”這份百般錘煉的精神意志,早已融入武漢血脈。
也是那一年7月16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方隊中陳定方,在湍急江流中抬頭望見毛澤東向青年們揮手。這江心一刻的震撼與“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的號召,從此成為他一生的精神坐標,激勵著他在科技領域劈波斬浪,成為機械工程、計算機應用、智能材料與結構領域的著名專家。直至今日,年近八旬的陳定方仍每天堅持游1000米,這份半個多世紀前的記憶還在發光發熱。
我們見證,參賽者中青春的面龐越來越多。從幼兒園習泳,到漢江初試身手,再到今日終達參賽年齡,14歲的殷西武已經等待了很久。今年報名通道一開啟,他就申請加入“青春渡”方隊。前年渡江節結束后,殷西武在家人的陪伴下橫渡長江。從那時起,他就期待著能夠真正參加渡江節的那一天。
這一屆的獎牌,也是時間的獎牌。為此,賽事組在獎牌設計上采用了獨特的懷表結構,外層鏤空江水搭配時間刻度,那是五十屆渡江節以來相伴的——長江滾滾逝水,人們不息奮進。
七月的長江,浪花淘盡歲月,卻淘不盡一代代人擊水中流的勇氣。四海健兒,無論老少,共逐波濤,“在大風大浪中前進”的號召從未遠去。永遠敢為人先,永遠追求卓越,這是屬于江城的英雄氣概。渡江的人永遠年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