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人剛送走暴雨,又被35℃+高溫“鎖”進“蒸烤房”。這天氣比娃娃臉還善變,前兒暴雨淹了路,今兒日頭曬脫皮。
12日強對流突襲,丹陽埤城單小時下了66毫米雨,樹倒了、路淹了。
外賣小哥困在積水里,兩小時送不出三單;車主干著急,導航指的隧道全是水。暴雨還沒干透,14日高溫預警“接棒”,午后出門像踩在鐵板上。今年鎮江強對流預警發了四次,比去年同期多兩次;高溫預警還提前五天冒頭。
氣象專家直搖頭,副高像裝了“隨機開關”,“花灑”和“暖氣片”輪著開。工地老張抹把汗,雨衣還掛在棚子上,藿香正氣水又喝空半盒。
最揪心戶外勞動者,去年全省35℃+時,建筑行業中暑報了11起。
今年得動真格——下午1-4點必須停工,鹽水桶得擺在最顯眼地兒。帶娃家長犯了難,少年宮接送正撞地表溫度峰值,的士預約翻了三倍。暴雨天別信導航“死理兒”,12日好幾個隧道被導進去,結果全是積水潭。
高溫天猛灌冰水要不得,市中醫院說喝25℃淡鹽水,比涼白開強。社區群里傳的招兒挺實在:凍濕毛巾裹脖子降溫,比冰貼管用;備兩件替換汗衫,防長痱子。
17日后可能有分散雷雨,可悶熱勁兒一時半會兒散不了。
經歷過暴雨和高溫的鎮江人,看天氣預報都條件反射了——手機一響心就揪起來。
極端天氣不是“狼來了”,是“狼”真在門口轉悠了。
那些常年靜音的預警短信,該設特別提醒了——響一次可能救一次急。熱!熱!
工地老張的安全帽里能倒出半杯水,這天氣啥時候是個頭?
去年熱射病教訓夠深了,今年防護得“提檔升級”,別等出事再后悔。商場避暑比硬扛強,老人小孩盡量別湊“高溫熱鬧”,錢包和身體都傷不起。社區傳的“凍濕毛巾裹脖子”管用不?
試過的鄰居來說說,給大伙兒支支招。極端天氣越來越密,咱的應對不能“慢半拍”——應急物資備齊沒?
防護知識普及夠不?手機里的預警短信別再靜音,響一次可能救一次急。具體天氣以官方預報為準,咱多留個心眼總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