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就在俄羅斯在烏克蘭栽了個大跟頭、30萬軍隊打了水漂的時候,臺海紅線被踩了42次。
美國對臺軍售從14億美元暴漲到42億,翻了整整三倍,F-16V戰機、M109A6火炮,啥先進武器都往臺灣塞。
那幫嘴上喊"愛臺灣"的民進黨政客,自家孩子早就送歐美享清福,卻忽悠臺灣年輕人去當炮灰。難道真要讓骨肉同胞為美國人的算盤買單?
作者-鹽
三年42次挑釁,底線踩成了廢紙
說起民進黨這幾年的騷操作,真是一次比一次過分。2022年佩洛西竄訪臺灣那回,全世界都看懵了,這不是明擺著踩紅線嗎?
結果解放軍當天就回擊了,導彈直接從臺島上空飛過去,11枚東風-15B導彈精準落在臺灣周邊海域,那威懾力杠杠的。
可民進黨這幫人就是不長記性,賴清德直接把大陸叫成"境外敵對勢力",這話說出來連臺灣老百姓都看不下去。
更氣人的是教科書問題,民進黨把"大陸"改成"中國",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都變成發現新中國,這不是搞笑嗎?
最讓人無語的是,賴清德還跑去祭拜日本殖民官員八田與一,說什么"臺灣和日本感情像一家人"。
這話一出,臺灣島內都炸鍋了,很多老一輩憤怒地說:我們的祖先含冤九泉,你卻對侵略者感恩戴德!
而美國那邊呢,軍售是一年比一年狠。從最初的防御性武器到現在的進攻性裝備,F-16V戰斗機、M109A6自行火炮、愛國者導彈,啥都敢賣。
三年來,美國對臺軍售累計突破200億美元,這哪里是什么"防衛",分明是在武裝臺獨勢力挑釁大陸。
面對這些挑釁,解放軍的回應也是一次比一次硬氣。2023年臺海演訓次數比2022年增長了300%,航母編隊常態化巡航,就是要告訴那些不老實的人:別把我們的耐心當軟弱。
30萬軍隊的血教訓——持久戰就是慢性自殺
俄烏這場仗打了快兩年,俄羅斯的教訓實在是太慘重了。30萬軍隊的損失,這個數字聽著就讓人心疼。
普京當初想的是速戰速決,幾天時間就能搞定烏克蘭,結果呢?仗一打就是兩年,到現在還沒個頭。
最要命的是,俄軍給了西方源源不斷援助烏克蘭的時間。美國光是對烏軍援就超過1000億美元,歐盟各國也是大把大把砸錢。
烏克蘭從一開始的AK-47,到后來的HIMARS火箭炮、豹2坦克、F-16戰機,武裝到了牙齒。
而俄羅斯呢?經濟制裁一輪接一輪,GDP暴跌超過3%,盧布貶值得跟廢紙似的,老百姓日子越來越難過。
更要命的是國際孤立,被踢出SWIFT系統,海外資產被凍結,連石油都賣不出好價錢。
俄軍在前線的表現也是一塌糊涂,數千輛坦克被摧毀,有些直接被扔在路上成了烏克蘭的戰利品。
這就是持久戰的代價,打到最后是兩敗俱傷,烏克蘭變成廢墟,俄羅斯元氣大傷,受益的只有軍火商。
軍事專家分析得很透徹:俄羅斯最大的錯誤就是給了敵人喘息的機會,讓西方有時間武裝烏克蘭。
這個教訓對中國來說太寶貴了,臺海問題絕對不能重蹈俄羅斯的覆轍,一旦動手就必須速戰速決。
臺海不是烏克蘭,中國更不會重蹈覆轍
很多人愛拿臺海和烏克蘭比,但實際上這兩個地方差別大了去了。臺海只有100海里寬,不像烏俄邊界那么長。
從地理環境看,臺灣是個島,四面環海,易守難攻,但同樣也意味著一旦被封鎖,外援很難進來。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綜合實力跟俄羅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中國GDP 17萬億美元,俄羅斯才1.8萬億,差了快10倍。
從軍事實力看,中國海空軍現代化程度遠超俄軍,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殲-20隱身戰機,這些先進裝備俄羅斯都沒有。
國際地位方面,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帶一路朋友圈遍布全球,不像俄羅斯那樣相對孤立。最關鍵的是,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在國際法層面占據絕對制高點,這跟俄烏沖突的性質完全不同。
當然,美日韓的干預能力也不能小看。美軍在亞太地區有10萬駐軍,第七艦隊實力強勁,這確實是個挑戰。
但中國也不是吃素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專門對付航母,射程超過1500公里,美軍航母編隊也得掂量掂量。
而且臺海作戰畢竟是在家門口,后勤保障、情報支援都有天然優勢,這是俄羅斯在烏克蘭享受不到的。
最重要的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大多數臺灣民眾并不支持臺獨,最新民調顯示支持"維持現狀"的達到60.8%。
所以說,臺海問題的解決條件比俄烏沖突要好得多,關鍵是要汲取俄羅斯的教訓,避免陷入持久戰的泥潭。
速戰速決唯一出路,援臺血管必須一刀切斷
俄烏沖突最大的教訓就是:給敵人時間就是給自己挖坑。中國絕對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一旦臺海動武,第一要務就是切斷所有可能的外部援助通道,不能讓美日有機會像援助烏克蘭那樣援助臺灣。
具體來說,就是要在開戰第一時間封鎖臺灣周邊所有海空航道,不讓一架飛機、一艘軍艦靠近臺灣。
這方面中國的優勢很明顯,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可以形成鉗形攻勢,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封鎖臺灣。
空中力量更不用說,殲-20、殲-16、殲-10C組成的空中編隊,完全有能力壓制臺軍空中力量。導彈方面,東風-15、東風-11等短程彈道導彈,可以精確打擊臺灣軍事目標,癱瘓其指揮通信系統。
當然,僅有軍事手段還不夠,外交準備也很重要。要提前做好國際社會的溝通解釋工作,爭取更多國家的理解支持。
經濟方面,要做好應對西方制裁的準備。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大,但也要未雨綢繆,減少對外依賴。
信息戰同樣重要,要牢牢掌握話語權。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這個底線必須讓全世界都明白。
最關鍵的是,要讓臺灣民眾看清楚:真正愛臺灣的是大陸同胞,那些想把臺灣當炮灰的外部勢力才是真正的敵人。
時間不等人,隨著中美實力對比的變化,未來三到五年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窗口期。
統一臺灣不僅是為了完成歷史使命,更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任何想要阻撓這一進程的勢力,都將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結語
臺海問題說到底是家務事,任何外部勢力插手都改變不了臺灣回家的歷史大勢,俄烏教訓告訴我們快刀斬亂麻比慢性消耗更明智。
隨著中美實力對比加速逆轉,未來三到五年是解決臺灣問題的黃金窗口期,時間在我們這邊,主動權也在我們手里。
面對臺獨的瘋狂和美國的攪局,你覺得中國該如何既保持戰略定力又展現必要決心?
信息來源: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