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實惠、分量實在,還有開盲盒般的驚喜體驗……近期,“剩菜盲盒”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商家將臨期食品或當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隨機的方式,打包成“盲盒”后打折銷售,省錢、有趣、環保的特質,讓“剩菜盲盒”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消費新風尚。
“剩菜盲盒”這一融合了盲盒趣味與環保理念的消費方式,不僅能減少食品浪費,還能傳遞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觀念,展現出一定的創新性和積極價值。盡管好處不少,但“剩菜盲盒”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卻不容忽視。受盲盒自身特性限制,消費者無法提前獲知食品的具體信息,如生產日期、儲存條件等。部分商家可能存在以次充好、超期銷售等不良行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剩菜盲盒”,難以確保食品安全無憂,稍有不慎便可能“踩雷”。
“剩菜盲盒”作為食品,首要任務在于讓消費者“吃得好”“吃得安全”。商家銷售“剩菜盲盒”,須解決好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操作,并在盲盒上清晰標明食品種類、成分、保質期等關鍵信息,履行告知義務,做好售后服務。行業協會應推動商家實現自我約束與規范。對違規行為和食品安全事故,應加大處罰力度,形成強有力的威懾效應。強化監督管理也至關重要,監管部門應制定明確的食品安全標準和規范,確保剩菜來源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并對供應鏈進行有效監控和追溯。
同時,通過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認知與重視程度,引導消費者了解“剩菜盲盒”可能存在的危害,倡導理性消費。消費者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或品牌購買產品,降低買到不合格食品的風險;購買“剩菜盲盒”后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簽,了解食品成分、保質期等,并盡快食用完畢,確保食品新鮮度和安全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賀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