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甘當反華先鋒,為美國的反華戰略服務,根據日本媒體《日本雅虎》在2025年7月15日的報道稱,日本發布了2025年版《國防白皮書》,其中公布了中國空軍的殲-20和殲-16戰斗機數量,分別為230架和312架,再對一下,2022年到2025年,日本發布的中國主力戰機數量表格,又發現了許多不正常的現象。
2025年公布數據
如果按日方發布的數據表,殲-10戰斗機的數量從548架增加到608架,增量為60架,其中2022年到2023年間,增加40架,2024年到2025年間,增加20架,有2年為零增長,類似的情況還有殲-15戰斗機,雖然從50架增加到70架,但是2023年到2024年間,沒有變化。
殲-20的生產速度降低了?
殲-20戰斗機的數量在幾年間,由50架增加到230架,總增加數量為180架,但是年產量逐步下降,從年產90架,下降到年產30架,殲-16戰斗機的情況也出現類似的年產量下降,在總量由172架增加到312架,總量增長140架,但是年產量從90架,下降到年產20架。
這樣一個數據完全不對勁,那么真實數量有多少?現在外界都是預估或者研判,畢竟中方從沒有公布過相關的數據,但是絕對不是日本所列舉的數量,可能要更多一些。美國媒體在2022年就認為,殲-20戰斗機的數量達到300架以上,殲-16戰斗機的數量早已超過300架。
殲-16的數量早就超過了表內數據
日本公開的數據只是一種猜想,存在問題很正常,甚至可能有意編造數據,背后是日本一種相當矛盾的心態。在美國的縱容之下,日方大幅度增加了軍事預算,重點大力發展空中力量。
日本現有的戰機總數達到325架,其中主力為F-15J戰斗機,數量達到200架,在1981年到1996年,日本先后采購213架。F-2戰斗機,一款日本自研的多用途戰機,主要用于對地打擊和反艦作戰,本質為一種攻擊機。目前日本正在接收F-35戰斗機,一共訂購了147架,有意抗衡中國空軍。
F-15J現在過于老舊
中國空軍在各方面的裝備條件正在改善,美軍壓力不小,更不說日本,如今已經非常擔憂,日本是否有著足夠的空中優勢?僅論戰斗機數量,日本處于被全面“碾壓”的狀態,按日本統計,2025年,中國空中力量足夠排名世界第二,擁有四代與五代機的總量達到1688架,相當于日本的五倍以上,即便僅計算東部戰區的空中力量,實力也能夠確保穩壓日本。
F-2也進入到了快退役的時候
論質量,日本也一樣被碾壓,絕大多數的F-15J戰斗機機齡達到40年,老舊的不成樣子,性能與殲-16戰斗機差距甚遠,F-2戰斗機空戰能力不如殲-10C,勉強和殲-10A相當,F-35戰斗機號稱“全球最強”,但是與殲-20戰斗機相比,一點優勢也沒有。
無論是戰斗機的規模,還是質量,中方都能夠全面領先日本,未來更讓日本憂心。目前中國空中力量,以殲-20、殲-16和殲-10C為主力,很快會變成了殲-20、殲-35、殲-16戰斗機為主力,相較之下,日本未來會接收了全部F-35戰斗機,并保留70架經過升級的F-15J戰斗機,中國航空工業更為強大,可以生產新的第六代戰斗機,最終中日空中力量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了。
殲-35大量服役,未來還有六代機
日本在數據上出現問題,可能就有意為之,既想制造受威脅的言論,從而給自己擴軍備戰制造借口,又不想說實話嚇到自己。如果真對比數據的話,不要說,日本的壓力大,美國也一樣壓力不小。單純從數據對比,未來的戰爭,中國面對整個北約、日本、韓國、菲律賓聯合都沒有問題。
如果都說實話,日本搞反華就自尋死路,于是在數量上只能造假,不能把自己嚇倒,還要發點讓人安心的東西。日本只能發布一個“不把自己嚇到”的數據,強調自己還有抵抗的可能性,大談要“大幅度加強我們的防御能力”,提出一系列的計劃,更新裝備,研發新武器,建立衛星網等。
殲-20的數量就碾壓日本了
現在日本也明白,從單純的軍事優勢無法追求,僅殲-20戰斗機的數量就等于日本的全部戰斗機了,如今在研究謀略,大搞合縱連橫,加強與美國的聯盟,拉攏北約等等。可惜美國只是想把日本當成“炮灰”,而不是盟友。可能日本至今也沒有明白,在美國的眼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