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消息,7月14日,特朗普就俄烏問題發布重磅聲明:加大對烏武器供應,若50天內俄未停火將征關稅。這一聲明發布前,特朗普已在社交媒體預告“有重大消息”,北約秘書長呂特特意從歐洲趕到華盛頓,他的幕僚也頻繁向媒體透露消息。這些操作讓聲明還沒公開就成了輿論焦點,發布后迅速引發國際社會熱議。
聲明里對烏供武的安排很有“特朗普風格”。美國不直接送武器,而是把武器賣給北約國家,再由北約轉交給烏克蘭。也就是說,武器由美國提供,費用卻要歐洲來付。拜登時期對烏供武,不少是從美軍庫存里直接調撥,現在按特朗普的說法,很多武器得等軍火商生產出來才能運過去。這種模式下,美國既能持續支持烏克蘭,又能讓國內軍火商拿到訂單。
普京(資料圖)
德國、芬蘭、丹麥等國都明確表示愿意加入這個“重新武裝”計劃,德國總理默茨更是公開說,德國會在對烏供武這件事上發揮關鍵作用,因為這關系到德國自身安全。關稅威脅是聲明另一核心內容。特朗普給了普京50天時間,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要是做不到,美國就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還會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商品的國家征收“二級關稅”。
但現在美俄貿易規模已經很小,戰前兩國一年貿易額有360億美元,現在受制裁影響,已經降到36億美元以下。這種情況下,100%關稅對俄羅斯來說實際影響有限,反而可能讓美國的進口商吃虧——美國現在還從俄羅斯進口肥料、發動機等商品。“二級關稅”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點。俄羅斯每年靠出口化石燃料能收入3000多億美元,這是它維持沖突的重要資金來源。
基輔(資料圖)
如果美國真對購買俄能源的國家征稅,這些國家可能就得在和俄羅斯貿易、還是和美國貿易之間做選擇,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可能會大幅減少。不過這一政策要等50天才能生效,英國廣播公司分析,這段時間普京可以放心推進戰場計劃,還能琢磨應對策略,既能繼續打仗,又不用馬上面對制裁壓力。俄羅斯有議員直言,這50天里戰場局勢、特朗普的想法都可能變,不用太在意。
其實這50天對特朗普也有作用。之前有參議員提出對俄貿易相關國家征收500%關稅的法案,因為特朗普態度搖擺一直沒推進。現在他態度明確了,法案進入最后起草階段,但要通過還需要時間——7月底才能提交審議,8月眾議院又要休會兩周。50天剛好能讓法案走完流程。而且這個關稅比例可能不會太高,畢竟中國、印度都是俄羅斯能源主要買家,中國買了俄羅斯47%的出口原油,印度買了38%,真要征太高關稅,美國和這些國家的貿易關系也會受影響。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有消息說,最終關稅可能和“芬太尼關稅”差不多,在10%到20%之間。另一邊,俄羅斯對特朗普的聲明反應強硬。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說,給俄羅斯設條件、下最后通牒絕對不行。要是外交途徑走不通,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就會繼續,這個立場不會變。另一位副外長格魯什科也表示,美國想通過北約給烏克蘭送武器,說明北約根本不想讓沖突停。
烏克蘭則在做長期準備。議會15日投票通過延長戰時狀態和軍事動員90天,這已經是2022年2月沖突升級以來第16次延長了。同時還批準暫時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理由是俄羅斯不是公約締約國,雙方在地雷使用上不公平,退出是為了更好自衛。現在距離50天期限還有一段時間,俄羅斯會不會調整戰場策略,歐洲國家對“買單供武”是否會有新態度,美國的關稅法案最終會定成什么樣,都將影響接下來的局勢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