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炙熱的夏日,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鐵路道口還是高速公路,無論是環衛保潔還是公益服務......江淮處處都有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人。
他們的熱心給予了戶外勞動者溫暖的關懷,他們的關心捍衛著鄉村兒童的安全防線,他們的細心給予出行的人們安全提醒......他們將滾燙的汗水融入熱烈的陽光,那浸透汗水的身影猶如一道風景,在熱浪流淌的江淮大地上散發著無私無畏、溫馨溫暖的光芒。
我們懷著感恩之心致敬高溫下的他們——辛苦了!
2025年7月16日
清晨6:00 室外溫度30℃
淮北大華步行街
環衛工:“一天下來步數超2萬”
淮北市相山區大華步行街夜市路段,環衛工利用高壓水槍在沖洗路面油漬。
“我們早上4點鐘就到崗了,240升的垃圾桶已裝滿5大桶。”7月16日清晨6點,在淮北市相山區大華步行街夜市路段,環衛工王學文正揮著掃帚清掃垃圾。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夜晚留下的食品袋、竹簽、廢紙巾等垃圾較多,環衛工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去清理。
“要像打掃家里一樣認真地掃,差不多3個小時才能掃完第一遍。”王學文彎著腰,仔細清理著每一個角落,汗水早已浸濕衣衫。
不一會兒,環衛工完永強來到路邊綠化帶旁,利用火鉗清理積存的細碎雜物。遇到綠植密集處,他探入綠化帶,蹲下來徒手清掏。
“夜市路段百余家商戶通宵營業,清掃環境相較其他片區更為復雜。”淮北市同盈環衛管理公司相山東片區主管顏書平說。
記者注意到,該路段存在油漬污染路面現象,同盈環衛為此專門配備小型沖洗車。
“早晨還算涼快,氣溫也有30攝氏度。”環衛工程俊武擺上安全錐做警示,開始邊撒火堿邊沖洗路面。
“夜市晚上燒烤、小吃攤都會產生油污,每天用水沖洗要耗時1個多小時。”顏書平說,她所負責的東片區共有45名環衛工,每人每班需往返清掃數十次,一天下來,步數超2萬步。
淮北市環衛處為一線工人準備了藿香正氣水,在簽到點配備桶裝水。“我們每天給環衛工發放一瓶純凈水和一份早餐。”同盈環衛總經理李登記說,公司全面實行“做兩頭、歇中間”彈性作業模式,嚴格規避10點至15點酷熱高峰。(本報記者 吳永生 文/圖)
上午9:00 室外溫度38℃
六安皋城中學南山校區
鄉村娃:“在泳池里玩水太爽了”
六安市皋城中學南山校區的游泳館,中小學生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游泳。
7月16日上午9時,六安市皋城中學南山校區游泳館內一片歡聲笑語。
游泳館里,30名中小學生正跟著教練尹相寧做下水前的熱身訓練。“下水前不活動一下,下水后易引發抽筋,熱身是安全游泳的第一道防線。”尹相寧一邊示范動作,一邊向孩子們強調注意事項。
作為今年新納入的公益培訓點之一,皋城中學南山校區的游泳館承擔了六安市金安區中小學公益游泳培訓夏令營任務。半個月來,這里不僅面向本校學生,還吸納周邊鄉鎮孩子免費參與,既傳授游泳技能,也普及防溺水知識。
“做好蹬腿姿勢,打開腿,勾腳,收,翻,蹬,夾......”教練在泳池邊來回踱步,不時俯身給趴在地上練習蛙泳腿姿的學生糾正動作細節。
人民路小學東校五年級學生宋紫雅和甄善智練得格外投入,休息時仍在反復揣摩。“在泳池里玩水太爽了!”宋紫雅說。甄善智說,家附近有河流,但母親嚴禁他下水,現在有了免費的游泳課,媽媽終于放心了。
“高溫天孩子愛戲水是天性,與其嚴防死守,不如教他們科學玩水。”尹相寧是皖西學院體育專業的大三學生,他表示,半個月教學讓他深刻體會到,對鄉村孩子而言,游泳技能和防溺水知識是“剛需”——既能滿足他們戲水需求,又能筑牢安全防線。
“防溺水,堵不如疏。目前,我們學校游泳館已經舉辦了5期培訓,每期培訓30名學生。除了培訓外,泳池免費對學生開放,周邊鄉鎮的孩子有了安全‘戲水區’。”皋城中學南山校區副校長馮銳介紹。(本報記者 唐歡 實習生 涂子瑜 本報通訊員 蔣國婷 文/圖)
正午12:00 地表溫度50℃
南陵南收費站
收費站班長:“師傅,喝口水再走”
高速公路南陵南收費站,工作人員在為過往司機遞上礦泉水并叮囑行車安全。
“子怡,準備好綠豆湯和礦泉水!”“盟雅,入口處多觀察車輛情況,及時提醒司乘人員!”7月16日正午12時,南陵南收費站的地表溫度飆升至50℃,熱浪中,收費站班長伍亞彪的嗓音依舊洪亮。記者看到,他后背衣物上滲出大片汗漬,深淺不一。
一輛大件運輸車緩緩駛入收費站入口廣場,伍亞彪立即上前,開展檢查、拍照、錄像、登記等一系列操作。
“這種大車屬于超限車,我們必須在收費站入口核實車輛信息才能上高速。”陽光直射下,測量儀器顯示屏泛起刺眼的白光,伍亞彪不得不側頭瞇眼讀數。“咔嚓”的快門聲中,他迅速完成多個角度的取證拍照,此時,汗珠順著他的臉頰滴落。
“師傅,喝口水再走!”見到司機搖下車窗擦汗,伍亞彪小跑著遞上冰鎮礦泉水。司機接過水瓶一飲而盡:“這水比空調還管用!”伍亞彪順勢檢查輪胎,提醒道:“天太熱,輪胎容易出問題,前面服務區記得多檢查。”
在收費站入口的監控屏上,記者注意到伍亞彪頻繁切換著角色:一會兒幫迷路旅客指路,一會兒指揮分流滯留車輛,一會兒跪地修理自動欄桿......他的膝蓋印在發燙的瀝青上,維修動作卻穩穩當當。
記者正要離開時,看見伍亞彪正給同事示范防暑操作:“檢查車輛時要找陰影位,就像現在這樣......”他忽然側身,讓自己的影子完全罩住蹲著學習的新人。(本報記者 阮孟玥 文/圖)
中午13:00 室外溫度38℃
淮南鐵塔工會驛站
外賣小哥:“歇歇腳給自己充個‘電’”
淮南市工會驛站工作人員為快遞小哥送上“防暑包”。
35℃、37℃、38℃......氣溫持續飆升。外賣騎手李浩一上午送了47單,衣服早已汗透。
中午13時,李浩來到淮南高新區的鐵塔工會驛站,準備歇歇腳。剛一推門,他便接過驛站工作人員遞過來的一瓶冰冰涼涼的礦泉水,仰頭喝了一大口。工會驛站工作人員發現李浩手上有兩塊擦傷,立即從急救箱拿出碘伏,為他處理了傷口。
室外酷暑難耐,屋內涼風習習。驛站工作人員李萌一早便將空調溫度調至22℃。
據驛站工作人員介紹,淮南市建成運行的740家工會驛站,構建了覆蓋戶外勞動者密集區域的“15分鐘服務圈”,不僅提供休息、飲水、如廁場地,還配備應急藥品、維修工具、針線包等15項服務內容,有些驛站還增加優惠餐、電動車充換電等服務。
在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中路的工會驛站,由于地處商業中心,成為外賣騎手頻繁休憩的站點。中午13時10分,渾身汗透的外賣員張強推門而入,口干舌燥之際,工作人員給他遞上冰鎮礦泉水和裝有清涼貼和冰涼袖套的防暑包。張強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感嘆:“這可太實用了。在這里歇歇腳,給手機充個電,也給自己充個‘電’,不然,中午高溫根本撐不住......”
沒過一會,騎手李偉走了進來,額頭的汗水直往下滴。“暑期,天氣火熱,外賣訂單也非常火爆!”他站在空調前歇了會,用微波爐加熱了自帶的午飯,補充能量后,再次出門......
火熱的夏季,每天從早上8時至下午6時,工會驛站便是戶外勞動者“熱可納涼、累可歇腳”的溫馨港灣。
據悉,截至2025年6月底,淮南市工會驛站服務戶外勞動者已超過30萬人次。(本報記者 柏松 文/圖)
下午16:00 室外溫度40℃
鐵路上海局阜陽北編組站
列車貨檢員:“走兩步就跟洗了澡似的”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阜陽北編組站,貨檢員在為列車進行安全檢查。
“事關列車安全,不能有一絲一毫馬虎。”7月16日16時,氣溫40℃,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阜陽北編組站,貨檢員白峰挎著8斤重的工具包,穿行在列車之間狹窄的通道里,仔細檢查每一節車廂。
密密麻麻的貨運列車像一條鋼鐵長龍,將走道“裹”得嚴嚴實實,偶爾幾束陽光從車廂縫隙中“擠”進來,照在滾燙的鋼軌上,蒸騰的熱氣肉眼可見。白峰仿佛踏進了一座巨大的“蒸籠”,世界安靜得只能聽到“咔嚓咔嚓”的走路聲。
沒走多遠,白峰停在一節車廂前,從工具包里抽出一根鐵線,嫻熟地在車門纏繞了三四圈,又敲了幾下,終于把鎖鉤牢牢固定在凹槽里。
“這些小毛病不處理,列車跑起來就可能出大問題。”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檢查篷布苫蓋、測量貨物高度、加固松動的搭扣......從車尾到車頭,再折返回來,一趟檢查白峰要走兩公里,55節車廂,每一節都要“過篩子”。
當白峰檢查完最后一節車廂時,工作服早已濕透,后背上凝結的汗漬像一幅“地圖”,他抹了把臉,打趣地說:“這天氣,走兩步就跟洗了個澡似的。”
作為京九鐵路最大的編組站,暑運期間阜陽北編組站日均辦理貨車高達2.2萬輛。白峰和同事們每天工作12小時,檢查10余趟列車,步行超過20公里。
回到待檢室,白峰抓起水杯“咕咚咕咚”灌下一大杯綠豆湯。“舒服”,他長舒一口氣,可還沒坐穩,對講機里又傳來新的任務。沒有任何猶豫,他扣上安全帽,再次走向熱浪翻滾的股道。(本報記者 李鵬 本報通訊員 張續亮 文/圖)
傍晚18:00 室外溫度36℃
滁州龍蟠街道
學生家長:“社區公益課堂太貼心了”
滁州市南譙區龍蟠街道發能國際城社區志愿者帶著孩子們學習中國舞。
“還有倆娃沒到?我來給家長打個電話問問咋回事。”傍晚6時許,滁州市南譙區龍蟠街道發能國際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金愛鳳站在社區旁邊的舞蹈房門前,手機往耳朵上一貼,眼睛盯著樓下。
“剛到樓下?好嘞好嘞,我這就下去接!”掛了電話,她快步沖下樓,頂著熱浪領著喘著粗氣的兩個孩子上樓,“快進去涼快涼快,王老師在等著呢。”直到孩子們進了舞蹈房,她才抬手抹了把腦門上的汗,長長舒了口氣。此刻,室外36℃。
舞蹈房里冷氣呼呼地吹著,跟室外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社區志愿者王捷茹一邊做示范,一邊帶著娃們練中國舞:“手腕再往上提提,得跟胳膊在一條直線上。”孩子們咬著嘴唇抬著胳膊,使勁兒模仿老師的姿勢。
金愛鳳翻起了次日的課表。屏幕上用幾個色塊標著中醫、乒乓球、古箏、書法、匹克球等9大類課程,后面跟著密密麻麻的上課時間。“這些課都是社區志愿者免費教的,不收一分錢。”她笑著跟記者說,有了去年的辦學經驗,今年活動一發布,不到半天所有課全報滿了,足足有400個孩子。為了讓娃們安全上課,社區排了班,每節課都有兩名工作人員全程陪著。
“社區公益課堂太貼心了!”來接孩子的胡女士笑著說,“暑假,孩子來這里上課,既能學東西又安全,我們上班踏實多啦。”(本報記者 李邦軍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