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游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江北浦鎮,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末津浦鐵路建成后,在城西南側修建浦鎮機廠,并設一聯絡線與正線相連。鐵路穿街而過,也因此有一處特別的所在——歷經百年的鐵路道口。它宛如一位沉默而堅毅的老者,靜靜地佇立在時光的長河中,守望著歲月的潮起潮落,見證著時代的車水馬龍。
道口由兩股交叉的鐵軌和一座簡易的道口房構成,每當有列車駛出或返廠時,伴隨著電動護欄緩緩行進,邊上的警報器發出清脆的“鐺鐺”聲,這聲音仿佛是時代前進的鼓點,敲打著每一位行人的心。
順著墻根,一排梧桐樹挺立在巷子兩旁,梧桐枝干粗壯而蒼勁。夏天,繁茂的枝葉在頭頂肆意交織,形成一片綠色的穹頂,風來時便搖頭晃腦,將陽光篩成碎塊,投擲到院內一幢青磚砌的二層小樓。這些光塊散落在走廊、地板和墻上,斑駁陸離的光影中,仿佛給小樓披上了一層綠色的輕紗。
巷子與道口相交并繼續向深處蜿蜒伸展,充滿北方特色的津派建筑讓小巷在南方的城市中獨守一份寧靜。青磚墻、木板門、如藤蔓般的電線……越往里走,越能觸摸到歲月的故事。路上的凹痕,是老人拄著拐杖蹣跚而行的印記;墻上的涂鴉,是孩子們玩耍時留下的童趣;斑駁的青苔如時光的印記,悄然爬滿墻縫,為小巷增添了幾分古樸與滄桑。偶爾,會有一兩只野貓從墻角躥過,它們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著神秘的光,仿佛是守護小巷的精靈。
站在道口向廠內望去,不遠處,停放著一節早已退役的蒸汽機車。黝黑的車身上爬滿了蒼翠的藤條,鮮紅的動輪成為那一抹綠的背景,在陽光的映襯下格外耀眼。這臺機車就像在這片土地扎下了根,開出了花,結出了果,粗大的煙囪雖不再吞吐濃煙,卻依舊散發著時代的氣息。一列即將開往遠方的列車從旁邊緩緩駛過,新舊交替間,載著星光和熱愛的新程已肇始。
小時候,小巷和道口是孩童的樂園。晨間,老人喜歡背著水壺,推著小車,帶上孩子坐在道口,看那吐著白煙的車頭拖著各式各樣的客車在道口來回穿梭。機車噴出的熱氣,帶著煤炭的味道,彌漫在空氣中,那味道成了許多孩子童年記憶里獨特的氣息。稍大一點的學生則像一群歡快的小鹿,放學后騎車穿過小巷,一路狂奔至道口,享受一天最自在的時光。等待父母下班的時間里,他們看著火車緩緩駛過道口,心中滿是好奇與興奮,夕陽斜照在車廂上,長長的影子投在梧桐樹上,時間久了,學生們認識了各種車型,對車輛部件、構造也能說出個一二,課后的涂鴉里,畫滿了精致而又裝滿童趣的火車,一幅幅溫暖而治愈的童畫,載滿童年的夢。
再后來,橘黃色的內燃調機替代了老舊的蒸汽機車,工廠生產的車型也逐漸多了起來。它們色彩繽紛、結構多樣,既有清新淡雅湖藍涂裝雙層客車,也有漸變有致藍白涂裝的“先鋒號”高速動車組,比起老舊的“綠皮車”更漂亮舒適、跑起來也更穩更快。道口不再有濃濃的黑煙遮蔽天空,梧桐樹似乎也迎來了新的春天,片片梧桐葉沙沙作響,細碎的陽光從葉縫中漏下來,勾出的寫意畫讓小巷煥發出勃勃生機。
隨著城市的發展,工廠也由單一的鐵路客車造修企業發展為城軌車輛研制生產基地。遙想當年,當第一列國產化地鐵車輛竣工時,消息如同春風一般,傳遍了小巷的每一處角落。清早,道口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大人們或侃侃而談,或側耳私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孩子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興奮地踮著腳尖,探著頭好奇地向鐵門內張望,眼睛緊緊地望著遠處紅黃黑相間的車輛。隨著三聲短促的汽笛聲響起,迎著眾人的期盼,由中國人自己組裝完成的“明珠線”車輛在調機的牽引下第一次駛出廠區,即將開始動態聯調試驗,“哐當哐當”的輪軌聲載著工廠新世紀創業的夢想,又一次在道口響起。
巷子里許多孩子長大后在父母的影響下也加入了“造火車”的行列。在廠里,老員工們忙碌之余或圍在樹下,或蹲在墻根,和青年人講述著鎮上和工廠的故事。從山上的花園別墅到沿用至今的老廠房,從道口的無名小店到巷子深處的古寺石井,那些故事仿佛是一部部生動的歷史教材,讓青年人對工廠有了更深的感情,對巷子的名稱和存留的遺跡有了更強的興趣,對事業也有了更高的認知和追求。
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廠”這一充滿滄桑色彩的詞語被“公司”替代,廠里的主型產品也升級為高檔客車和新一代動車組,不變的是先鋒、先行的品質和奮斗、奉獻的傳承。走進車間,常能看到老師傅們手把手地教小伙子使用工具、裝配零件、檢修部件;年輕的技術人員和青年工匠默契配合,耐心地調試智能設備,學習新的技術。
記得有一次,路經道口遇到一位退休十余年的老師傅,正和一群探訪小巷的網絡達人聊天,他興致勃勃地聊起了工廠的過去和現在,從雙層客車的設計制造到青藏線客車的精敲細磨,當然,還有為青年人熟知且喜愛的地鐵車輛、城際列車和“復興號”。老人的言語如陳年佳釀,醇厚而從容,字句間流淌著不疾不徐的底氣,談起過往,老人的自信讓人欽佩而又尊重,剎那間,讓人覺得純粹的成功總能藏于尋常人家,散落在街角巷口。
百年來,道口的梧桐枝葉交疊,遮天蔽日,小巷就這樣被如畫布般的綠意包圍著。鐵軌兩旁,灌木和蕨類植物長得尤其茂盛,形狀各異的葉片層層疊疊,幾乎有半人高,每逢有火車駛出,一簇簇葉片被緩緩駛過車輪擦落,散落到路的兩旁,一股含有柴油味的草木氣息撲面而來,然而待久了,竟也覺得那氣味卻是小巷獨有的沉香。
道口、民房、校舍、梧桐,還有構成這整幅畫的一磚一瓦、一枝一葉,它們就像一抹抹斑斕的顏料,描繪著四時八節,記錄下星霜荏苒。未來的日子里,小巷里走出的青年人也會像那些老工人一樣,為時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時光的變奏曲在這鐵軌旁永遠奏響,讓道口的記憶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流傳。
《映像江北》歡迎投稿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箱
xinquxinyu@jbxqmic.com
紙質投稿請寄送到: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宜景路10號南京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部收
編輯 | 顧楊樂
發布 | 徐雅瑩 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