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周要接待好幾撥檢查,現在一次聯合檢查全搞定,我們企業能安心搞生產了。”近日,臨沭縣一家化工企業負責人對該縣推行的“綜合查一次”執法模式連連點贊。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臨沭縣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執法檢查痛點,打出一套規范涉企執法“組合拳”,以實實在在的成效為營商環境“加分”。
破解多頭檢查、重復執法難題,制度創新是關鍵。臨沭縣依托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執法協調小組,建立“綜合查一次”聯合檢查聯席會議制度,將重點執法單位納入其中,定期調度推進情況,形成“一盤棋”統籌格局。
為讓聯合檢查有章可循,該縣制定《“綜合查一次”工作運行機制》等規范性文件,梳理出81個聯合檢查場景清單,整合179項涉企執法事項,覆蓋所有重點執法部門。“清單之外無檢查,標準之內好操作”。這套制度設計讓執法單位有了明確指引,也讓企業對檢查流程心中有數。
“提前報備計劃、聯合組團入企、結果互認共用”。這是臨沭縣“綜合查一次”機制的核心流程。各執法單位每月、年初提前報備檢查計劃,由司法局審核把關,確保能聯合的絕不單獨行動;入企時組建“1+N”執法組,1名牽頭人帶領多部門專業人員,掃碼入企后分頭開展檢查,避免企業重復接待;檢查后對輕微問題實行“首違不罰+指導整改”,跨部門問題通過“交辦單”閉環解決,企業還能掃碼評價監督。
在此基礎上,該縣對587家“四上”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監管,按風險等級劃分為A、B、C、D四級,13個重點單位在17個行業領域完成評級,其中A類849家、B類707家、C類166家、D類30家。對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對高風險企業“精準施策”,實現監管效能與企業負擔的最優平衡。
規范執法既要靠自覺,更要靠監督。臨沭縣推動執法部門自查自糾,梳理信訪投訴、案卷評查等線索,查擺問題78條,已整改73條,35項措施納入長效管理。組織紀委專班開展“伴隨式”督導,對推進滯后的單位發提示函、督辦函、通報及約談,選聘了16名行政執法監督員深度參與執法監督,發布線索征集公告,目前已收到舉報5起,辦結率100%。
如今,臨沭縣涉企執法“綜合查一次”模式得到廣泛認可,上半年涉企檢查較去年減少100余次,開展聯合檢查809次,聯合檢查率達71.78%。(劉曉龍 宋祥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