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女籃91比69大勝韓國,場面其實沒啥懸念,真正讓球迷眼前一亮的,是張子宇這14分鐘不到的表現,看似輕描淡寫,實際把比賽變成了自己的個人秀,18分并列全場最高,但更離譜的是她8投8中、兩罰全中,命中率100%,你說巧不巧,韓旭同樣18分,但出手多了整整一倍,這數據一出來,網上直接刷屏,網友調侃說“這才叫效率怪,可要我說,數據只是表象,真正讓人服氣的,是她身后的那套“家傳絕技。
外界討論張子宇,基本繞不開一個詞——身高,2米20的巨人,在亞洲女籃賽場確實很唬人,但老球迷都知道,中國籃球歷史上高人不少,什么穆鐵柱、孫明明、姚明,哪個不是2米2以上的“巨塔,但真正成巨星的只有姚明,這就很能說明問題,籃球不是比誰高,光有身高,能站著摸籃板又如何,沒兩把刷子照樣打不出名堂,姚明之所以能封神,就是因為他有一手精準投籃,勾手、上籃、罰球,樣樣能拿分,關鍵時刻就是靠這些絕活穩住局面,張子宇現在給人的感覺,恰好就是頂著巨人模板,卻有著小后衛的手感,這才是真正讓對手頭疼的地方。
這場打韓國,張子宇一上場就像開了掛,籃下隨便要球、順手一拋就進,韓國隊幾乎沒法限制她,你可以說亞洲籃下對抗一般,但問題來了,面對歐美強隊呢,歐美內線身高力量比亞洲高出不止一檔,到時候還讓不讓張子宇進三秒區,肯定是擠、拉、頂都上,籃下空間被封死,怎么辦,這時候有個中距離投籃,或者背身勾手,才是真正的殺手锏,你看姚明當年在NBA,遇到霍華德、鄧肯這幫硬茬,靠的就是不講理的中投和勾手,張子宇現在籃下無解,但外線手感還能再雕琢,這就是她未來能不能成為國際巨星的關鍵。
說到投籃手感,不得不提張子宇的背景,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母親還是前國家隊的于瑛,這種家傳基因,外人羨慕不來,姚明是父母雙遺傳,張子宇也是,而且從現在的表現看,柔和度和手感已經很像當年的“小巨人,這點上,球迷可以放心,天賦這關她是過了,現在要看的是技術細節能不能再升級,特別是中距離、勾手這兩項,球場上打到高水平,拼的就是這些細膩的活。
當然,女籃現在的陣容,也算是歷史最強之一,張子宇身邊有韓旭、李月汝、楊舒予、王思雨、黃思靜,不管是鋒線高度還是外線進攻,基本都有全方位配置,這和姚明當年那支男籃還真不一樣,現在女籃在世界籃壇的地位,甚至比那會兒的男籃還更有話語權,數據不是唯一標準,但你看最近幾年女籃成績,亞錦賽、世界杯都進決賽,已經和歐美強隊掰手腕了,這批球員的自信心和比賽氣質,也越來越像歐美那種強隊,敢打敢拼不慫場,換句話說,女籃現在就是有底氣喊沖擊世界冠軍。
但話說回來,機會大,挑戰也不小,大家都在等張子宇成為下一個姚明,但別忘了,姚明31歲就退役,身體沒扛住,張子宇現在剛出道,體重管理、傷病預防這些老生常談的事,還是得提前擺到臺面上,畢竟,身高是優勢,也是負擔,打國際大賽拼消耗,身體能不能頂住,是不是還要再瘦一點,這些都是女籃教練組要考慮的,球迷看球容易上頭,專業團隊必須冷靜規劃,不能因為一場球爆了就開始“吹上天,也不能遇到點挫折就“擺爛。
其實,張子宇這場比賽,除了數據,還有很多細節值得說,比如有幾次背身要球,韓國球員死纏爛打,寧可犯規也不讓她舒服出手,這種情況下,她還能穩穩把球打進,說明基本功確實扎實,但也能看出對手已經在研究怎么限制她了,未來碰歐美球隊,這些局面只會更多,張子宇如果能練出真正的中投、勾手,甚至開發點策應能力,那她的上限可不止是亞洲大殺器,完全有可能成為世界級核心。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都明白,張子宇真正的殺器不是身高,而是那套家傳絕技和日益成熟的技術,女籃現在有了她,確實多了一份沖擊世界冠軍的底氣,但把握機會的前提,是繼續進步、全面提升,不能只靠天賦和一腔熱血,球迷當然希望一代人能圓夢,但更希望看到的是,張子宇和這支女籃,能把優勢變成底牌,把短板補成盔甲,真正站上世界之巔的那一天,才是中國籃球最值得點贊回懟全世界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