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兩個來月的時間,一片重350克,每提7片的普洱茶,其身價就從3萬元猛漲到了差不多7萬元,翻了兩倍的價格往上漲,這在茶葉圈子里其實是很常見的。幾乎每隔幾年就會來這么一次,而這次普洱茶的身價猛漲,是在兩年前了,也就是2023年的時候。
有意思的是,普洱茶很多次的身價猛漲,大多都是在兩廣、或者深圳這些地方。2023年的那一次猛漲,就是發生在廣州,具體是在芳村的茶葉批發市場。
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小年輕,一個00后,名叫陳世鴻的年輕人攪渾了水。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他就把茶葉的價格給炒起來了,而那兩個月的時間,他也薅了五個多億。不過,當潮水退去的時候,這個年輕的老板也被警察帶走了。
而當時有不少茶商也盲目的跟風,大多數人都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自己不會是那個最終接盤的人。很多人都盲目的判斷,這股風只要能持續半年,只要自己快進快出,一定是能趕在潮水退去的時候,成功上岸。
哪曉得就只持續了兩個來月的時間,很多人都來不及游上岸,就掙扎在海浪里。
2023年的12月,廣州芳村茶葉批發市場的很多老板們,估計是難以入睡了。他們倉庫里積壓的茶葉,價格狂跌,自己成了最后的接盤俠。在批發市場,持有十幾萬茶葉的老板數量很多,他們還算是好的。
很多都持有幾十萬,甚至還有更狠的,倉庫里積壓著上百萬的茶葉。
當茶葉這個普通的產品,被人為賦予了“金融茶”的概念之后,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什么魑魅魍魎都展現出來了。
茶葉的功能就是用來喝的,它沒有多大的附加價值。我之前在茶行業待過兩年的時間,見過太多的老板也跟風玩“金融茶”這個概念。能賺錢的不多,賺到錢能守住的也不多。因為這股風每隔上一段時間就來一次,這一次他賺了,吃到了甜頭,下一次八九不離十就得賠出去。
一旦吃到了賺快錢的甜頭,誰還有哪個心思沉下來細水長流呢。
不過,我認識的一個茶老板,人家倒是守得住本。一次都沒有跟風,就是沉下心好好的經營自己的事業。
兩年前的時候,他在批發市場只有一個面積不大的門面,大概七十多個平方左右吧。上個月去他那里喝茶,閑聊起來,乖乖,人家在西雙版納州的勐臘承包了半個茶山。在這個行業,中小茶老板里面,能一直保持這樣清醒的人,是真的鳳毛麟角,怪不得人家賺錢呢。
也是在閑聊的時候,聊起帶他入行的那個老大哥,更風了兩次。座駕從寶馬換成了大眾,在昆明的三套房產,如今也只剩下一套了。不過,他也算是幸運的,眼瞅著風向不對,及時抽身,也算是亡羊補牢,雖說資產縮水不少吧,但好歹還沒梭哈進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