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加更一個系列,關于外賣大戰的。
之前我沒想過外賣大戰和我們的話題高度相關,直到這兩天看了相關報道和數據才發現,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
去年我們討論過一個話題,如果你意識到了當前社會性別戰爭現狀和后果,那你應該做什么?應該提前布局哪個行業?
舔狗經濟會崩盤,電影市場約會市場失去情侶基本盤后會走低,這個所有人都能猜到,
但問題是這個時候看空沒用,關鍵是要找到看多入口。
你知道電影行業會崩盤,但這個過程很難讓你盈利,只有猜中崛起的市場,才有機會發現機遇。
結果大家想來想去,也只想到釣魚騎行數碼汽車,但這幾個賽道屬于高度明牌,所有人都知道男性經濟一定會漲,早已經卷的不行了,對吧?
直到前兩天,我看了幾個報道,才發現有一個方向被我們忽視了。
那就是外賣。
外賣的看多思路是什么,舔狗經濟崩塌后,家庭經濟也會崩。
很多人應該都好奇最近幾個大廠為什么要重新開啟外賣大戰對吧?很多營銷號財經號都說了業務層面的原因。
但除了業務層面的原因,另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外賣市場本身的增長潛力。
接下來幾年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都在千萬級體量,
在過去,大學生畢業后很快會迎來相親結婚高峰,然后進入家庭,而一旦進入家庭,基本告別外賣,對吧?
不論是經濟角度,還是傳統家庭文化,結婚后大概率是自己做飯,不會點外賣。
于是今天的靈魂問題來了,接下來幾年的結婚率會是多少?
這個時候就是真金白銀考驗你對女權信心的時候了,平時的一切口號都不作數,這種涉及真金白銀的才作數。
比如你對姐妹們特別有信心,你相信姐妹們每年都能整出兩個胖貓一個大同,直接把結婚率打到零
那你按這個去推算,每年1200萬大學生,全都不結婚,全單身。
而當前的就業環境,又決定了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后不會去農村,會涌入北上廣還有新一線。
那么你可以得到一個粗略的模型,接下來幾年,每年都會有1200萬大學生進入大城市。
他們不會結婚,大概率也不買房,辛苦工作一天后,回家吃飯的方式,大概率就是外賣。
外賣市場等于每年有1200萬的用戶增量打底。
當然這個模型非常粗略,
比如有人會說,畢業了不一定去大城市啊,說不定就回家鄉和父母住呢?
也有人會說,即便在大城市一個人,也未必會點外賣啊,一個人也可能自己燒啊。
這些都有可能,我完全認同
但我相信有幾個大趨勢大家一定是沒有爭議的
接下來幾年結婚人數一定跌,新生家庭數一定掉,單身人數一定長,而且是指數級增長
并且這個新生代群體,會是更注重自我感受的一代,因為沒有結婚目標,也沒有省錢需求,他們會更舍得犒勞自己。勞累一天回來洗菜做飯是不太可能的,時間成本上也不太合邏輯,他們大概率就是更偏向外賣。
這里應該還存在一個系數,比如外賣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把價格打到15,那么這一代年輕人,就會徹底擁抱外賣。類似當年日本年輕人擁抱便利店便當。
而且這里還存在一個雙保險,現實情況是男性不想結婚,但主流認知還停留在女性補貼,所以即便意識到這個問題,也需要一個政策轉向時間。比如韓國,越給女性補貼結婚率越低,花了十多年才反應過來應該去補貼男性,我們的船比韓國大,掉頭速度應該會更慢。
所以事實就是
外賣是一個社會關聯度很高的行業,你只看行業數據是不準的,要看社會大盤
舔狗經濟崩塌后,下一個就是家庭經濟。家庭減少,單身人數增多,新一代單身年輕人還更愛點外賣,三級火箭全是有利因素,外賣市場肯定走高
而且這個漲幅很可能是不講道理的漲,因為原來的數據,原來的專家在預測的時候都忽視了姐妹的戰斗力。
2023年的時候,你去和大同婚介所的人說,接下來兩年你們全行業都會倒閉,什么十年二十年老牌子都不頂用,他們一定覺得你瘋了,數據根本無法支撐這一點。但真正懂行的,只要看一眼大同案,就知道當地婚介行業死定了。現實是現在大同別說婚介所了,民政局都要去商場里設點拉量了。
數據模型要講邏輯,但現實不會和你講邏輯。
所以判斷外賣行業的一個關鍵,就是你對女權,對中國婚戀市場,對家庭經濟的估測如何。
你對她們特別有信心,明年說不定能整三個大同,那結婚率直接按零去估,外賣可能是兩位數增長。
你對姐妹們信心一般,結婚率只能10個點的跌,外賣行業肯定也是正的
現在這架勢,大家都對姐妹們特別有信心
所以全去梭哈外賣市場了。
這還給了大家一個啟發:
除了外賣市場,還有哪個市場屬于逆家庭行業,能夠在家庭經濟崩塌過程中受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