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5日,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關系部長西雅爾多在公開場合證實,歐盟外長會議未能就第18輪對俄羅斯的一攬子制裁方案達成一致。
顯然,如今的歐盟內部正在進一步加大對俄制裁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同時也顯示部分成員國已不愿再持續陷入俄烏沖突的泥潭里。
而就在這時,特朗普也出來對俄做出“曖昧”表態,澤連斯基剛高興沒幾天,心一下子就再提了起來。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15日表示,他相信俄羅斯有意愿解決俄烏沖突,美國也愿為推動這一進程作出努力。
在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特朗普向媒體表示,“愛國者”導彈系統正在運往烏克蘭。
同時,他重申美國不會向烏克蘭派遣任何美軍部隊,并明確表示,“我們不會踏上戰場”。
不過別看特朗普這話說的比唱的好聽,他所謂的“努力”不過是繼續從戰場、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對俄羅斯施加壓力,逼迫普京主動低頭談判罷了。
7月14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明確表示:“我們已經等待了太久,俄羅斯必須在50天內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對其所有出口商品征收100%的關稅。”
特朗普還威脅稱,將對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中國、印度等國家實施“二級制裁”。
白宮團隊還計劃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凍結與俄羅斯石油相關的美元結算賬戶。
至于歐盟那邊,本來已經起草好了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
這次的制裁重點主要針對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內容涉及“北溪”天然氣管道基礎設施、俄羅斯銀行業,以及進一步降低西方對俄羅斯原油出口設定的“價格上限”。
然而在15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該制裁方案因斯洛伐克和馬耳他的反對未能獲得通過,兩國認為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將對其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而之所以如此鍥而不舍地制裁俄羅斯,前面足足進行了17輪,如今還要再來第18輪。
是因為歐盟認為有必要對此前制裁中存在的漏洞進行修補,并進一步提升制裁的效果,例如第十八輪制裁的重點仍然圍繞俄羅斯的能源領域,特別是針對其能源收入。
歐盟指出,由于一些隱性交易的存在,之前的能源制裁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因此決定進一步收緊制裁范圍。
更重要的是,在當前俄烏沖突的各方博弈中,歐盟處于相對弱勢地位。
目前,歐盟能夠限制俄羅斯的措施并不多,安全和軍事問題主要完全由美國和北約主導。
所以歐盟只能通過加大制裁力度來擴大自身在沖突中的影響力,這不僅是歐盟在解決俄烏問題中展現自身作用的方式,也是其向美國證明自身價值的重要手段。
可面對美國和歐盟的種種制裁和施壓,克里姆林宮的回應一如既往的冰冷:“俄羅斯不懼任何威脅。”
并且在7月15日,普京本人在索契主持了一場閉門會議,僅有幾位核心幕僚參與。
隨后有匿名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提出了四項停戰條件:北約需簽署法律文件,承諾不再進行東擴;烏克蘭需保持永久中立,不得加入任何軍事聯盟,并實施裁軍。
這些條件無論哪一項,都難以被烏克蘭或西方國家輕易接受,但要想刪減或改變這任何一個條件,也是普京不能接受的。
從普京提出的停火條件來看,其核心訴求與烏克蘭及北約之間存在較大分歧,短期內達成一致的可能性較低。
然而,無論和平談判過程多么困難,只要各方能夠坐到談判桌前,就具有積極意義。
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平談判是尋找解決方案的關鍵途徑,也是化解俄烏問題的唯一正確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