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6月全球地緣風險指數創新高,臺海局勢與中美關系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最敏感的變量。臺島一場“過境秀”,牽動大國博弈。
權力博弈中的“過境”懸念
賴清德正處于島內“大罷免”高潮,島內政治形勢動蕩不安。國民兩黨各自動員,臺風災害席卷全臺,民進黨卻執意推進“漢光41號”軍演,拒絕調集臺軍救災。島內批評聲高漲,支持率波動劇烈。
賴清德推動的“團結十條”第五講屢次延后,原因在于他要為即將到來的“外交動作”造勢。臺媒透露,賴清德計劃8月出訪拉美“邦交國”巴拉圭、危地馬拉、伯利茲,并借機“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
去年賴清德僅獲準過境夏威夷與關島,島內輿論普遍視為“丟臉”。本次他矢志重回美國本土,既為“找回面子”,更為試探特朗普政府態度。
美國國務院對賴清德“過境”公開表態“符合美方政策”,明擺著挑戰“一個中國”底線。島內綠營解讀為“域外勢力撐腰”,對“臺獨”路線無疑是極大鼓舞。
交易邏輯與政策試探
特朗普政府近來對臺軍售與產業合作步步緊逼。5月白宮高調推動擴大對臺軍售,臺積電赴美建廠、農產品采購等議題持續升溫。特朗普直言,臺灣要想獲得“保護”,首先要“買單”,防務、經濟、科技一體打包。
美方近期對華緩和,釋放解除部分制裁、釋放訪華信號,但在臺灣問題上采取“沉默”策略,既避免激化矛盾,又為自己留足回旋空間。
坊間不乏分析,特朗普放賴清德“過境”,實為特殊安排:一方面用“過境”換取臺灣更多經濟利益,一旦目的達成,再以中方反應為由臨時叫停,借機兩頭獲利。
去年賴清德因拜登政府冷處理僅能過境美屬外島,島內壓力巨大。此番“紐約過境”若成行,等于特朗普政府有意為臺獨勢力“加碼”,若臨時叫停,則既向大陸示好,又可反要臺灣“加價”。
大陸對賴清德“過境”高度警惕,7月16日國臺辦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警告美方不得發出錯誤信號,否則將承擔嚴重后果。權威港媒《南華早報》指出,若美國放行賴清德,不僅中美經貿談判恐遭破壞,新一輪“圍臺軍演”極有可能爆發。
實質反制已同步啟動。大陸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對8家臺軍火商實施兩用物項出口限制。軍事與經濟雙管齊下,顯示大陸“懲獨”措施升級,主動權牢牢在手。大陸軍警船頻繁巡航東沙、金門、馬祖,提升離島控制力,形成“困島”局面。
臺“海巡署”最新通報稱,7月16日大陸海警船距離東沙島不足20海里。分析認為此舉系配合島內軍演期間測試臺軍反應,也是大陸強化關鍵海域實際掌控的重要信號。
經濟、貿易與安全的多重算計
臺美經貿關系成為“過境”博弈的核心籌碼。外媒披露賴清德為獲準“過境”,正加緊采購美制民航客機、農產品。2024年臺灣對美貿易順差高達650億美元,特朗普要求“平賬”壓力巨大。
臺灣2024年從大陸及香港順差約700億美元。若大陸對臺實施進口管控,賴清德政府的對美采購能力將大打折扣。臺灣經濟依賴大陸,安全依賴美國,現實“左右為難”。
大陸擁有對臺經貿、產業、政策多重工具,特朗普政府則在對臺政策上趨于實用主義,既想榨取臺灣最大價值,又不愿為臺獨全面激化對華關系。賴清德當局則在臺美、中臺之間不斷“加碼”,以獨謀私。
島內“大罷免”尚未落定,局勢持續動蕩。賴清德堅持軍演、放任災害,島內不滿聲音高漲。民進黨高層頻繁調整,7月14日“海軍司令”唐華陪同賴清德視察后即“消失”,引發島內猜測。唐華曾主張兩岸克制,早被賴清德視為“異己”,島內傳言其被撤換,以進一步鞏固賴清德對軍隊的控制。
唐華曾多次赴美交流,被認為是美臺軍事溝通的重要一環。若被撤換,不僅島內軍政關系生變,美方在臺軍中的代理人機制也將受影響。這無疑給特朗普政府的“過境安排”增添了更多變數。
賴清德“金元外交”屢屢受挫,“邦交國”數量持續減少,島內經濟和民生困境加劇,政治動作愈發頻繁。美國對臺策略已從“全球干預”轉為“本土防御”,只求榨取最大經濟與科技利益,不再無底線軍事承諾。
臺海博弈臨界點
權威數據顯示,6月中國大陸對臺出口同比微降,臺美貿易額波動劇烈。全球供應鏈對臺積電與臺系電子產業的依賴仍高,但大陸對臺經濟“卡脖子”能力正在提升。
中國大陸在臺海議題上紅線堅定,警告明確。美臺互動每一次小動作都可能引發區域格局突變。賴清德“過境”美國計劃極具爆炸性,既關乎島內政治生死線,更考驗中美戰略互信。
未來幾周,賴清德能否成行、美國最終是否放行、特朗普政府的最終算盤、大陸反制升級的具體舉措,都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主動權已轉移至大陸手中,任何輕率動作都可能引發臺海局勢的劇烈震蕩。
參考資料:
海峽導報:2025-07-16 08:19:賴清德“過境”美國代價是采購美客機?島內學者:難有特別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