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市一位外地游客的兒童手表丟失事件,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本是一則暖心小新聞,卻意外引發輿論風暴。
網友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的為兩個環衛工叫屈,甚至開始深扒、造謠當事人盧女士的個人信息。
隨著輿論越演越烈的時候,人民網直接站出來發聲了,更是還原事情的真相,原來盧女士真的被冤枉了,恐怕大家都欠她一句道歉....
丟失的手表引發風波
2025年7月1日,廣東深圳的盧女士帶著家人乘坐高鐵從太原抵達大同,準備展開一次愉快的旅行。
誰知道孩子的一時頑皮,將手表被遺忘在了車上,隨垃圾一起被處理掉了,卻引發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風波。
這可把一家人急壞了,畢竟這個電話手表也算是價值不菲,一千多塊錢的東西哪能說丟就丟,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根據盧女士的說法是,自己第二天預約了去云岡石窟景區參觀,也不能“追著垃圾跑”,便有了放棄的想法。
畢竟孩子的手表上還帶有定位,自己也明確知道丟在了哪里,最后就聽取了意見,撥打了市政服務熱線。
就這樣盧女士撥通了12345熱線求助,沒想到大同市政府的反應非常迅速,城管局接到求助后,立即聯系了環衛作業單位——新城環境公司。
最后工作人員通過定位確認,手表已經隨垃圾進入了中轉站的擠壓箱中,和大約8噸垃圾混在一起。
為了盡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緊急將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廠空地,可接下來的場景令人心酸。
只見兩名年長的環衛工人在垃圾堆中翻找起來,而當天大同的氣溫接近40度,垃圾堆散發著難以忍受的氣味。
這兩位環衛工人從下午1點開始工作,沒有休息,一直翻找到接近5點,經過整整4個小時的艱苦尋找,他們終于在一堆餐盒和塑料袋之間找到了丟失的手表。
當晚,手表被完好無損地送回到盧女士手中,盧女士感動不已,提出要發紅包表示感謝,卻被環衛工人婉拒了。
她隨即拍攝了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大同這座城市的感謝:如果不是來大同,我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還有這樣的幸運,而這樣的幸運是由眾多善良的人推舉而成。
大同當地媒體看到這條視頻后,認為這是一個展現城市溫度的好故事,紛紛以“暖心尋表”為主題進行報道。
7月6日下午,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從絕望到驚喜!大同城管在8噸垃圾中"挖"出游客希望》為題,率先講述了這個他們認為很感人的故事。
本來這應該是一個政府為民服務、城市彰顯溫度的正能量故事,但隨著報道的傳播,網友們的關注點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
當地政府,盧女士都被罵慘
就在大同市政府沾沾自喜地宣傳這個“暖心故事”時,網友們的聲音卻越來越刺耳,原本期待獲得點贊的事件,卻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場批評風暴。
一些網友直接質疑這種做法的必要性,還有人認為這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更多人關注的是環衛工人的處境。
畢竟普通人出門哪怕什么都不做都會一身汗,更何況環衛工要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里一刻不停的翻找,這一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強烈共鳴。
面對洶涌的質疑聲,大同市城管局作出了回應,大同城管局回應稱,幫市民尋找失物并非個例,“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局長肖志剛表示: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這番話本意是想表達為民服務的決心,卻讓網友們更加憤怒,有人直接評論,負責人動動嘴皮子,環衛工為了飯碗只能被動承受這樣的工作。
還有人毫不客氣地稱,慷他人之慨,請領導給環衛工補貼,網友們一致認為,政府部門不應該以犧牲基層工作人員的健康為代價來博取政績。
與此同時,盧女士也成為了輿論的靶子,有人開始“人肉搜索”她的身份,甚至有傳言稱她是某法院的干部,正是因為有特殊身份才得到如此“特殊待遇”。
更有甚者聲稱,盧女士曾連續打了三個小時的12345熱線,并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多條言論,試圖引導輿論網暴大同文旅部門。
就在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盧女士和大同市政府時,人民網進行了一次深度調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人民網還原真相
7月14日下午,人民網記者獨家采訪了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經理王軍和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清潔部部長溫東,揭示了更多事件細節。
其一,關于環衛工人的工作環境,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清潔部部長溫先生說,當時垃圾是在中轉站,那里是在室內曬不到太陽的,所以并沒有那么悶熱。
這一點與最初報道中描述的“酷暑下翻找垃圾”有所不同,雖然環境依然惡劣,但并非在烈日直射下工作。
其二,關于盧女士的態度,另外也為盧女士正名,盧女士并沒有強烈要求必須找到,翻找過程中,盧女士多次提出“實在找不到就別找了”。
但是環衛工人已經把垃圾攤開了,再加上手表也發出滴滴的提示聲音,所以兩位環衛工人還是決定繼續尋找。
其三,盧女士確實想要表達謝意,手表找到后,盧女士還發了一個微信紅包,請環衛公司領導轉交給兩位環衛工。
但環衛公司的領導認為,這是環衛工的本職工作,不應該收錢,便沒有點開紅包,畢竟一旦收了錢恐怕事情就變了味了。
最重要的是,關于盧女士的身份,有神通廣大的網友扒出盧女士的賬號和身份,說這位盧女士是廣東深圳寶安區人民法院的政治部主任。
可是不少細心的網友一比對兩個“盧女士”的照片,發現兩者在長相上有著極大的差別,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也迅速作出回應,澄清了這一謠言,法院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的“盧女士”近期根本就沒去旅游。
一直在正常上班,她的孩子也一直在深圳,沒有離開廣東,這意味著被網暴的盧女士根本不是什么“法院干部”,只是一名普通的游客和母親。
大同市城管局也強調,這類服務并非針對盧女士一個人的“特殊待遇”,因為此前,他們也曾在垃圾中幫市民找過藥品、鑰匙、手機、人工耳蝸等物品,沒有收錢的先例。
幫助市民找回丟失物品,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常規服務項目,不管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游客,他們都會提供幫助。
更重要的是,針對網友關心的環衛工人權益問題,針對兩位環衛工無“加班費”或獎勵補助的質疑,環衛公司表示,這一次將會給那兩位環衛工人獎勵。
同時也會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作“助人為樂”的經費,用來獎勵那些干好事的人,這表明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并開始采取措施改進。
隨著人民網的深度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這一事件,輿論的風向也開始發生變化,從一邊倒的批評轉向了多元化的討論。
隨著事件的澄清,這個原本的“暖心故事”,雖然曾一度變味,但最終還是回歸到了理性的討論軌道。
俗話說得好,謠言止于智者,不管帶入到任何視角這件事情本沒有錯,但那些造謠的人恐怕都要為了自己的行為而道歉...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參考信源:
人民熱評:垃圾堆中找手表引爭議,公共服務困境怎么破?--2025-07-14 ---人民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