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天子”在禮法約定上必須滿足一定條件。
其一是諸侯認可,其二是上任天子禪讓,這兩條始皇帝都不滿足,而第三種辦法:假借上天的名義,以鬼神之說正名。
始皇帝不屑這么做,于是自稱始皇帝,不說天子。
那歷史上有哪些人是真正的“真龍天子”呢?
大周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山西人,14歲進入皇宮,做了李世民的才人,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武媚娘。
太宗歸天以后,26歲的武媚娘沒有子嗣,只能出家做了尼姑。
政治失意、困頓的李治,恰好到感業寺祭奠李世民,得以與武則天相遇。
因為武則天有開國勛貴和弘農楊氏的家庭背景,李治正想扶持一個勛戚來幫自己穩固政權。
所以,李治不顧眾人反對,將武則天納入了自己的后宮。
由于李治的需要,武則天逐步獲得了參政的權力,更是在之后建立了大周,成為天子。
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名女皇帝,武則天的上位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的反對。
為了使自己的地位更加具有權威性,武則天給自己取名“曌”,意味著她化身日月,照耀和庇佑天下。
除了名字的改動,武則天還通過多種方式,使自己的形象神圣化。
感業寺的經歷,使陷入人生低谷的武則天有了精神寄托,更是讓武則天對于宗教有很深入的了解,也明白神佛對世人的影響力。
佛教在唐朝興盛,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而按照道家老子的那一套,武則天的權威性根本無法找到合理的依據。
武則天通過《臣軌》等官方文本,重構了"圣人"的定義。
《臣軌》一書中,將儒家性別中立的"圣人"概念轉化為女性君主專屬稱謂。
乾陵無字碑與六十一蕃臣像的視覺震懾,進一步顛覆了傳統帝王形象。
另外,武則天命沙門薛懷義、法朗等人編撰《大云佛經》,刊行天下。
彌勒佛原本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卻提前圓寂,只為了等到唐王朝時,再降臨人世,普度眾生,所以彌勒佛被稱為未來佛。
而《大云佛經》內,借彌勒佛之口,宣傳"凈光天女當王"的預言。
武則天對《大云佛經》如獲至寶,宣稱自己是彌勒佛轉世,"作閻浮提主"。
朝廷開始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修建佛寺,鼓吹《大云佛經》。
修建龍門石窟奉先寺時,武則天將盧舍那大佛面容按照自己"方額廣頤"的特征進行塑造。
武則天推翻了李唐定下的“道先佛后”的傳統,在691年,她頒布“釋教在道法之上"的詔令,明確規定法事活動中僧侶位列道士之前。
通過重視并抬高佛教僧人的地位,武則天逐步將佛教與君權糅合在了一起,突破了傳統桎梏。
此外,武則天還效仿劉邦“感龍而生”的傳說,在民間大肆宣傳自己母親楊氏產子時的異象。
母親楊氏也崇信佛教,相傳,有一次去廟里燒香時,楊氏看到一條金龍突然從瀑布中沖出,環繞在楊氏身邊,而后沒多久,楊氏便懷上了身孕,生下了武則天。
武則天通過完善法理、塑造神話傳說、支持佛教等手段,坐實自己“真龍天子”的身份,為她之后建立大周,創造了合理的法統體系。
而她打擊的李唐的老子學說,又是如何為李唐塑造形象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
隋末楊廣立志改革,削弱世家大族的實力,可是意圖過于明顯,終于被世家大族聯手推翻。
關隴豪門李氏成為了新的國家之主,但李氏天下是所有門閥共同努力打下的,而且李世民是多民族混血兒。所以,李世民登基后,很著急為李家王朝正名。
首先,李世民學習宋國“百家姓”的思路,讓高士廉將各個地方的士族,按照家譜、歷史傳承等考證為依據,分為了九個等級。
在這個過程中,李世民順便整理了自己的家譜,通過《氏族志》修訂將隴西李氏列為第一等,同時命史官強調老子與李唐的血緣關系。
唐朝建立時,儒釋道秉并行,李淵將道教立為了國教。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被世人尊為太上老君。
李世民便將目光放在了和自己同姓的圣人老子身上,李世民命令各部不遺余力地抬高老子的地位。
老子曾任周朝柱下史,李世民宣稱老子是李家的祖宗,下詔說明“朕之本系出自柱下”。
這將自己的家族和老子關聯,來提高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的形象更權威,也讓民間老百姓對李家有一個新的認知。
李世民還通過故事的形式,傳播李氏的家族來源。
據說李淵有一天去羊角山游玩,遇到一個叫吉善的樵夫攔路。
原來,樵夫在山上砍柴時,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自稱太上老君,讓樵夫幫忙給李淵捎句話。
老者說:我是李氏的元祖,會保佑他的江漢太平。
李淵聽后非常高興,命人在羊角山修建了一座道觀:興唐觀。
通過修改族譜,李世民解決了老百姓對他血統的疑慮。
唐朝科舉將道德經列為科舉考試題目,增設"道舉科",專門選拔精通道家學說的人才,使天下學子重視老子。
李世民還在長安建造太清宮,供奉老子像。
如此行為,必然引來了其他宗教的反感。
有個和尚,稱作“法琳”,批評道教,牽扯到了非議老子以及揭露李世民胡人血統的事情。結果這個和尚被指控對皇祖不敬,流放到了巴蜀。
李世民通過攀附李耳,獲得了中原的文化認可,又通過羊角山老君等神奇事件,彰顯李氏當王和君權神授,真龍天子非李世民莫屬。
隋朝楊堅
楊堅從小出生于般若寺,由僧人撫養長大。
12歲離開寺廟,獨自游歷成長。
楊堅參加科舉后,回歸家族,在各方勢力周旋中,楊堅篡奪了北周的政權。
并且楊堅還有胡人血統,導致天下紛紛批評楊堅狼子野心,得國不正。
為了平復輿論,楊堅先從自身形象上改變,將所有自己的畫像燒毀重畫,塑造了一個新的畫像。他的額頭隆起兩個角,如同龍角,雙目滾圓由于龍目,長長的下巴,一眼看上去,和龍王一般。
通過塑造新形象,將自己的形象融入華夏文化,楊堅掩蓋了鮮卑身份。
他篡奪了外孫皇位,為使篡位顯得合乎情理。楊堅利用“穿白衣可得天下”的北周預言故事,安排道士為自己打造宗教背景,以“公當為天子”的預言增加自己上位的神秘色彩。
另外,楊堅用自己從小在寺廟長大的經歷,塑造自己是佛教圣嬰的人設,大力修建寺廟,安撫民眾。
同時為了壓下各個地方的小心思,楊堅繼位以后,加速統一南北,三年之內就滅掉了后梁和南陳,之后平定了江南叛亂,用武力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天命所有者。
愛修佛的順治
清朝初年,攝政王多爾袞和豪格搶奪皇位,最后在鰲拜的支持下,年幼的順治得以登基稱帝。
面對強勢的多爾袞,順治一直戰戰兢兢,暗地里想要奪回權力,并在天下宣傳自己的合法性。
在多爾袞去世后,順治抓緊彌補自己血統和文化方面的短板,消除國內對他繼承大統的疑慮。
清朝入關以后,藏傳佛教開始在清朝大為盛行。
由于歷朝歷代已有很多皇帝出現,神話現象被占用,留給順治皇帝的已經不多了。
所以藏傳佛教中的形象讓順治眼前一亮。
中國最不缺的就是神佛,如果不夠,那就引進。
順治帝掌權后,在北京接見了西藏的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
同時清廷冊封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賜金冊、金印。
在這次接見中,順治將這次交流包裝成了“佛國圣主”和“轉世活佛”的世紀性交流。
達賴喇嘛自然投桃報李,通過天下的門徒,大范圍的宣傳順治作為真龍天子的神圣性。
修史中,順治讓史官塑造他出身的神奇之處。
孝莊懷孕時,一條紅色的龍環繞四周,到順治出生時,落日的紅霞灑滿天空,陣陣香氣環繞,于是孝莊就給順治起名“福臨”。
順治還在民間通過戲曲等節目,描繪自己頭生雙角,相貌非凡的真龍形象。
而順治年號則是“順應天命而治,真龍天子也”的意思。
結語
古代很多皇帝都需要包裝自己,通過宗教和神話故事、征討不臣、收復山河等等行為,來彰顯自己天下共主,真龍天子的合法性。
實質上,無非是為了獲得老百姓和文人的文化認同,使自己的權力意志可以貫徹下去,皆是權衡之術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