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貓咪突然弓起脊背,渾身毛發(fā)像被施了魔法般炸開,連尾巴都變成蓬松的 “雞毛撣子” ,你可能會被這突如其來的炸毛魔法驚到了——這廝是怎么了?為什么它能做到把毛都豎起來?
沒錯,你可能會想起物理中的靜電豎發(fā)現(xiàn)象:干燥的空氣里,衣物摩擦產(chǎn)生的電荷會轉(zhuǎn)移到毛發(fā)上,同性電荷相互排斥,便讓頭發(fā)一根根豎了起來。這種 “豎發(fā)” 完全是物理現(xiàn)象。
但貓咪的炸毛(upright hair)并非靜電現(xiàn)象,而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
在每根貓毛的根部,都連接著一個細小的肌肉束,名叫 “立毛肌”。當貓咪感到緊張、恐懼或憤怒時,大腦會通過交感神經(jīng)向這些肌肉發(fā)出信號,就像按下了 “收縮鍵”,立毛肌瞬間繃緊,硬生生把毛發(fā)拽得直立起來。這種反應不受外界濕度影響,只由貓咪的情緒和應激狀態(tài)決定。
其實,貓咪的炸毛不僅是一種有趣的生理現(xiàn)象,更藏著與我們?nèi)祟愊嗤ǖ倪M化密碼。
古人或許受到貓的炸毛的啟發(fā),發(fā)明了“怒發(fā)沖冠”、“毛骨悚然”、“毛發(fā)倒豎?”這類成語。
例如,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當藺相如發(fā)現(xiàn)秦王失信,不愿交付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時,司馬遷這樣描寫藺相如: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但你應該沒有見過人的頭發(fā)突然豎起來的事吧!即使有人說“別把我搞毛了”,“他一下子炸毛了”,但實際上這都是一種心理活動罷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同為動物,貓能炸毛?而人卻不能呢?人類的毛發(fā)真的是紋絲不動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來探討一下貓炸毛的基本原理。
在貓的皮膚深處,每根毛發(fā)都連著一個小小的肌肉團,名叫 “立毛肌”。當身體接收到特定信號時,這些肌肉會像彈簧一樣收縮,拉動毛發(fā)直立。對貓咪來說,蓬松的毛發(fā)能讓它在瞬間 “變大”,從視覺上威懾對手。
這種反射由大腦的 “應急指揮中心”—— 交感神經(jīng)控制,完全不受主觀意識支配。貓咪也不會 “故意” 炸毛,那是它面對刺激時最誠實的生理反應。
其實從根本上說,人碰到應急情況時,也有類似的生理行為,只不過,人類的毛的根部結(jié)構有所不同,不能形成明顯的炸毛。而是一種不明顯的炸毛,它就是我們?nèi)粘Uf的“起雞皮疙瘩”。
換句話說,貓的這種炸毛現(xiàn)象,與人類皮膚上起雞皮疙瘩的道理相同。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冬天突然遇冷的自己,或是聽到驚悚故事時的胳膊,會發(fā)現(xiàn)皮膚上冒出一個個小疙瘩,汗毛也悄悄豎了起來 —— 這就是人類版的 “炸毛”,學名 “立毛反射”。
那么,為什么在眾多動物中,貓咪的炸毛看起來最 “顯眼”呢?
在常見的動物里,貓咪的炸毛確實格外引人注目,這背后有三個關鍵原因。
首先是毛發(fā)的 “先天條件”。貓咪的毛發(fā)分為柔軟的底毛和較硬的護毛,護毛更長且根部連接的立毛肌更發(fā)達。當肌肉收縮時,護毛能直立得更明顯,加上底毛的支撐,整體蓬松效果遠超狗、牛等動物。你見過狗狗生氣時背部的毛微微豎起,但很少能像貓咪這樣,從脖子到尾巴所有的毛都整齊劃一的豎起。
其次是體型的 “反差優(yōu)勢”。貓咪體型小巧,正常狀態(tài)下顯得溫順無害,而炸毛能讓它的視覺體積擴大近一倍,這種強烈的反差更容易讓人注意到。相比之下,牛羊等大型動物即使毛發(fā)直立,也很難改變整體輪廓,自然不那么顯眼。
最后是 “姿態(tài)配合”。貓咪炸毛時從不單打獨斗,總會同時弓起脊背、抬高尾巴、踮起后腳,仿佛在說 “我不好惹”。這種全身協(xié)同的防御姿態(tài),讓炸毛的威懾力最大化。而其他動物如豬,即使立毛肌收縮,也很少有如此豐富的肢體配合,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那么,貓咪一般會在什么情況下 “啟動” 炸毛模式呢?
貓咪的炸毛從不無緣無故,每一次毛發(fā)直立都是它內(nèi)心狀態(tài)的 “晴雨表”,常見于如下幾種場景。
第一,遭遇威脅時的 “對外威懾”。當陌生的大狗湊近,或是被其他貓咪挑釁時,炸毛是貓咪的第一道防線。它像在說:“我雖然小,但不好欺負。” 有經(jīng)驗的主人會發(fā)現(xiàn),流浪貓在巷口對峙時,往往先以炸毛試探,若對方不退讓,才會升級為打斗。
第二,極度恐懼時的 “應激反應”。突如其來的巨響(比如鞭炮聲)、被強行抱住時的掙扎,都可能讓貓咪炸毛。這時它的眼神會顯得慌亂,身體緊繃,炸毛更像是一種 “我很害怕,但我必須撐住” 的自我鼓勵。如果你家貓在洗澡時炸毛,別急著責怪它不乖,那是它對陌生環(huán)境的本能緊張。
第三,領地被侵犯的 “警告信號”。當家里來了新寵物,或是有陌生貓咪闖入它的地盤,原住民可能會對著門口炸毛,喉嚨里發(fā)出低沉的 “嗚嗚” 聲。這是在明確宣告:“這里是我的地盤,別過來。
最后,少數(shù)時候 “興奮過度”。少數(shù)貓咪在玩耍到極致時也會炸毛,比如追逐激光筆時突然弓起身子,毛發(fā)微微豎起。這種情況下的炸毛不帶攻擊性,更像是情緒高漲時的 “小失控”,過幾秒就會恢復常態(tài)。
一個重要的問題,炸毛是貓脆弱的表現(xiàn)。
因為,貓咪炸毛并不是它發(fā)瘋了,或者它突然變得很厲害了。其實,它只是在自我防御罷了。
別看炸毛時的貓咪一副 “不好惹” 的樣子,其實那往往是它最脆弱的時刻。當它豎起全身的毛發(fā),本質(zhì)上是在說:“我感到了威脅,請不要靠近。”
如果你仔細觀察炸毛的貓咪,會發(fā)現(xiàn)它的耳朵通常向后貼,瞳孔放大,身體微微發(fā)抖 —— 這些細節(jié)都在訴說著它的恐懼。這時最溫柔的做法,不是嘲笑它的 “小題大做”,而是給它一個安全的角落,讓它知道 “不用害怕,這里很安全”。
當貓咪的情緒平復后,立毛肌會慢慢放松,炸開的毛發(fā)也會柔順地貼回身體,仿佛剛才那個 “張牙舞爪” 的小家伙只是一場幻覺。而這時湊過去輕輕撫摸它的頭,你會感受到它從緊繃到松弛的全過程,那是信任與安全感在悄悄流動。
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其他動物很少 “炸毛”?
豬、牛等動物并非不會立毛反射,只是它們的生存策略讓這種反應不常顯現(xiàn)。牛依靠龐大的體型和群體防御,不需要通過毛發(fā)擴大威懾;豬的毛發(fā)短而稀疏,即使直立也不明顯;狗狗雖然會有 “炸毛”,但它們更多依賴叫聲和肢體動作表達情緒,毛發(fā)的作用相對次要。
而貓咪作為獨居獵手,既需要捕獵時保持隱蔽,又要在遇到危險時快速威懾對手,炸毛這種 “收放自如” 的防御機制,就成了進化中的優(yōu)選。它既能在安靜時保持優(yōu)雅,又能在瞬間切換到 “防御模式”,這正是貓咪適應環(huán)境的智慧。
所以,你應該明白了——貓咪炸毛,只是千萬年進化賦予它的生存本能,也是它最真實的情緒表達。而當你自己起雞皮疙瘩時,其實你和貓咪在經(jīng)歷著同樣的事。
想到這里,你可能會心一笑 ——哦! 原來我們和這些毛孩子,在表達情緒時竟然用了類似的方式!
但這不正好體現(xiàn)了萬物皆有聯(lián)系嗎?誰讓我們都是這神奇的世界共同孕育的生靈呢!
參考文獻
https://www.petshedonline.co.uk/why-does-my-cats-fur-stand-on-end
https://www.thenakedscientists.com/articles/questions/how-do-cats-make-their-fur-stand-end
https://conservationcubclub.com/why-cats-fur-stands-up/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02326/answer/564911535
來源:物含妙理
編輯:姬子隰
轉(zhuǎn)載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