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科技媒體 newscientist 昨日(7 月 16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科學家利用中國嫦娥五號任務采集的樣本,設計發明了一種太陽能裝置,可在月球上制造水、氧氣和燃料。
目前天文學家共識之一是,月球礦物中鎖定了大量水分,但以往從月球土壤(即月壤)中提取資源的方法比較復雜且能耗高,不太適合長期月球殖民地。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的王璐博士及其同事,利用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樣本和模擬的地球巖石樣本,發明了一種相對簡單的太陽能反應器。
在反應器中,太陽的光和熱首先從月球土壤中提取水分,然后土壤充當催化劑,促進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氧氣和氫氣,這些可以作為燃料使用。
王璐博士指出月球土壤中含有許多可能參與反應的礦物,而其中名為鈦鐵礦(ilmenite)的化合物被認為是關鍵的催化劑。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 Haihui Joy Jiang(未參與研究)認為,這種化學反應機制非常有趣且有用,可能對在月球上生成關鍵資源具有潛在的相關性。
王璐博士指出,月球環境惡劣,存在劇烈的溫度波動、超高真空、強烈的太陽輻射和低重力等諸多挑戰,因此將這一過程擴大到為月球殖民地生產足夠的水、氧氣和燃料將非常困難。
IT之家附上參考地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