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干部講得細,政策看得懂,老百姓心里就有數了?!痹谡憬〗鹑A市金東區塘雅鎮下金山村,這不是村民們一句隨口的感慨,而是征遷一線最真實的反饋。
這里,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所在片區。為配合華東國際聯運港開發建設,僅今年下金山村就需完成1103人、488戶簽約搬遷。在塘雅鎮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僅用29天就順利完成了任務。而這,源自黨員干部們一次次的敲門聲,源自組織的力量和群眾的信任。
“項目推進快,靠的是把功夫下在細處、下到人心里?!碧裂沛傸h委書記吳磊說。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華東國際聯運新城、金漪湖科技創新策源地……省市級重點項目密集疊加,塘雅鎮黨委將黨組織建在征遷線上,10個攻堅小組、104名黨員“一對一包戶”,實行“臨時黨支部+項目指揮部”雙軌并行,從“書記統籌”到“干部包干”,從“黨員帶頭”到“群眾跟進”,把征遷一線變成凝聚人心、錘煉隊伍的“紅色陣地”。
拆的是房,搬的是人,留下的是信任和隊伍。鎮黨委實施“三到看擔當”機制,要求干部到基層、到一線、到現場,在最難啃的“硬骨頭”中鍛煉能力、擔當作為?!凹t黃旗賽馬”“成長進度條”“揭榜掛帥”制度貫穿始終,年輕干部白天清表、晚上進村,既練本領也樹口碑。
90后年輕干部吳穎嘉,用15天時間完成了金漪湖科技創新策源地拓展區項目所涉1100畝清表任務?!拔覀冩偢刹?,誰都知道清表任務意味著什么,但也知道干成一個項目,就收獲了一次成長?!眳欠f嘉說。
從征遷一線轉身投入田間地頭、直播間前,塘雅鎮的基層組織始終在“接力奔跑”。2024年初,塘雅鎮黨委推出“一‘稻’奔富”黨建聯建平臺,推動共富從“個別村試水”向“整片區推進”轉變。為此,鎮里同步推行“分域曬比拼”競賽機制,在征遷清表、產業聯建、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亮任務、曬進度、比作為、拼實績”,通過整合多元資源,塘雅鎮建立起“項目領富、產業創富、人才聚富、治理帶富、文旅促富”的“五富行動”機制。
橫山村的960畝葡萄地上,果實還未熟透,“書記直播間”就已開張,村黨支部書記金美新帶領團隊組建“共富工坊”,打造集直播、電商、倉儲、采摘、農耕體驗于一體的產業鏈,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在下吳村,“奇石+文旅”產業悄然成形;在金中管理處,“共享田”項目被一搶而空。截至目前,塘雅鎮32個村經營性收入全部突破50萬元,其中一半村超過100萬元。
同時,塘雅鎮搭建“稻田學堂”,邀請專家、大學生村官、新農人共上一堂課;出臺“五項公約”“三張清單”,用制度引導資源配置;在“書記直播”“鎮村聯播”中,不作秀、不擺拍,而是用“土話土調”講實事,讓群眾看得見、信得過,也愿意參與進來。
從“水網稻田”到“港廊科芯”,大片農田正變身高能級平臺,星羅棋布的鄉村正串成共富走廊?!鞍腰h旗插在一線,把陣地建在群眾心里,我們就一定能干成事、干好事?!眳抢诒硎?,一步一個腳印,走在百姓心坎上,這座昔日農業重鎮,正變成青年人才聚集地、未來產業承載區和共富實踐樣板地。
(本報記者 陸健 本報通訊員 秦宇杭)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亮
(光明日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