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前派出所,我們這里發現險情,請求出警!”近日,在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門口,一場應急處突演練正在開展,學校保安、保衛干事等發現“歹徒”后,開展先期周旋,控制事態,并通過“一鍵報警”向警方求助,倉山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和倉前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場制服歹徒。
近年來,福建公安持續以科技賦能校園安保,在聯合省教育廳規范化運作“護學崗”的基礎上,升級視頻巡查機制,配齊“一鍵報警”裝置等硬件配置,通過一系列技防設施的迭代優化,織牢織密動態風險防控網絡。截至目前,全省學校已全面實現封閉化管理、一鍵報警聯網覆蓋、“護學崗”規范設置等目標,為校園撐起了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民主與法制網 圖
2024年4月16日,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一家長通過“共育護苗碼”反映學校旁有馬蜂窩,存在安全隱患。接警后,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東街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場處置,并協調專業人員予以摘除。
“掃碼簽到、隱患上報、訪客登記……這個小程序就像校園安全的‘智慧管家’。”東街派出所負責人介紹道,“我們開發的“共育護苗碼”,為轄區8所學校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管理工具。專屬二維碼成為了家長、學校、警方溝通的橋梁。”2024年4月小程序運行以來,已收集各項安全建議230多條,處理隱患近50起,形成了校園安全“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依據科技賦能提升校園安防水平的事例,在福建公安已隨處可見。2024年5月,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新店派出所率先搭建“校園平安共治”數字平臺,改變了傳統警校溝通模式,實現63所學校擁有專屬訪客登記二維碼,進行人員進出數字化管理。
每天清晨,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新店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的電子屏上,63個校園護學崗的實時畫面清晰可見。一支由民警輔警、保安、教師、家長志愿者組成的護學隊伍,正有序疏導學生們走進校園。在數字電臺和“平戰結合”訓練的加持下,護學隊伍能夠做到“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增援到位”的“黃金五分鐘”應急響應標準。
“站好‘護學崗’是守住校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福州市公安局倉山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陳鋒介紹道,“民警作為‘法治副校長’,牽頭推動與轄區118所中小學、140所幼兒園簽訂了《校警聯動協議》,促進258個校警聯動崗質效提升。”
圍繞校園這一核心,護學力量星羅棋布設點守護。福建公安還在校園及周邊建成了2500多個警務室、2100多個治安崗亭,在34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落實“高峰勤務”機制,每天派出8600多人次警力加強周邊巡邏,推動8700多所學校實現了人車分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