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魏凱 7月17日,距離殘特奧會開幕還有144天,殘特奧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主題為“春天事業 活力綻放”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殘特奧會籌備工作進展和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
本屆殘特奧會是粵港澳三地首次承辦的國內規格和水平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綜合性殘疾人運動會,是全國殘疾人展現超越自我的舞臺。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殘特奧會省執委會副主任、省殘聯理事長陳學軍介紹,粵港澳三地已準備好歡迎全國8900多名殘疾人運動員到大灣區實現夢想,殘特奧會競賽組織、服務保障、場館改造等基本就緒,通過了測試賽和提前項目的檢驗。火炬傳遞、開閉幕式等重大活動順利推進。會歌、火炬、獎牌、體育服裝、體育圖標、吉祥物運動造型等運動會要素,將在未來兩個月內與大家見面。
本屆殘特奧會不設運動員村、不新建場館,這對無障礙設施改造、無障礙環境優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陳學軍表示,無障礙環境是殘特奧會的靈魂,組委會編制印發全國第一個大型賽會無障礙建設指南,施工時精心打磨符合賽事需求、方便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完工后組織殘疾人試用,“看看行不行,不行再整改”。目前場館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建設標準,可滿足不同類別殘疾人的特別需求。廣東賽區的36個競賽場館設置2398個無障礙愛心座席,305間無障礙衛生間,讓殘疾人朋友能夠“進得來、行得暢、用得好”。
運動員分級是殘特奧會的核心。本屆殘特奧會有1600名運動員需要分級。陳學軍表示,組委會設立1個分級中心和16個分級點。分級中心設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分級點設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肇慶和香港、澳門等9個賽區,“一個運動會在9個城市進行分級,是歷屆殘運會和殘奧會、亞殘運會沒有的,對分級組織帶來挑戰,但方便了殘疾人運動員。我們多做一點,殘疾人運動員就少奔波一些。”
輔具服務是殘特奧會的關鍵。陳學軍介紹,本次大賽要做到“賽前充分準備、賽時及時響應、維修全省聯動”。賽前,組織調動全省輔助器具服務力量,配置19輛專業輔具服務車,84名技術保障人員,對輪椅、假肢、矯形器等高頻需求設備,準備維修工具和備用件2000余套,與多家輔具企業、機構達成服務意向,確保設備故障“即報即修”。賽時,建立線下服務“保障中心、保障服務站、流動服務車”三級保障體系,推出“粵輔通”無障礙助殘程序,輔具服務“隨時響應、立即服務”。
同時,還要構建五位一體服務平臺,推出全國首個包括場館無障礙信息導覽、無障礙協助、盲人步行導航、手語翻譯、輔具維修及借用五位一體的服務平臺,為參賽人員提供標準、便捷、高效的輔具保障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