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舉行“開放共享、攜手并進”新聞發布會,介紹殘特奧會籌備工作亮點和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本場發布會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新聞廣電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辦副主任鄧鴻主持。鄧鴻介紹,本屆殘特奧會是粵港澳三地首次承辦的國內規格和水平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綜合性殘疾人運動會,不僅是體育精神的盛會,更是大灣區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
場館全部達到
國家無障礙建設標準
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殘特奧會省執委會副主任、省殘聯理事長陳學軍介紹,目前,殘特奧會競賽政策已經明確,場館布局、項目設置、競賽日程等均已公布。無障礙建設、運動分級、輔具保障是殘特奧會的專項工作。本屆殘特奧會不設運動員村,不新建場館,但對無障礙設施改造、無障礙環境優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編制印發全國第一個大型賽會無障礙建設指南圖集。在城市側,省和各市執委會負責做好無障礙銜接,實現大灣區城市的無障礙通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場館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建設標準,殘特奧會場館根據項目特點,滿足對應類別殘疾人的特別需求。廣東賽區的36個場館設置2398個無障礙愛心座席、305間無障礙衛生間。南海體育中心體育場的手語翻譯系統等讓聽障運動員“一目了然”。珠海度假村酒店的盲文菜單等讓視障運動員“觸手可及”。
本屆殘特奧會設立1個分級中心和16個分級點。分級中心設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分級點設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肇慶和香港、澳門等9個賽區。配置19輛專業輔具服務車、84名技術保障人員,準備維修工具和備用件2000余套,確保設備故障“即報即修”。建立線下服務三級保障體系,推出“粵輔通”無障礙助殘程序。推出全國首個包括場館無障礙信息導覽、無障礙協助等在內的服務平臺。今年4月,廣東殘聯聯合21個省直單位印發《關于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廣東輔具產業向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化進軍。本屆殘特奧會將繼續為廣東智造提供展示機會,通過殘特奧會演示產品應用場景。
廣東是殘疾人事業創新發展的沃土。“十四五”期間,廣東建成星級以上“社區康園中心”1676家,殘疾人康復服務率、輔具適配率均達到99%以上。建成148個殘疾人法律求助站,完成48816戶殘疾人家庭的無障礙設施,全省實現就業殘疾人達到 55.9萬名,在校殘疾人學生9.4萬名。近5年,全省累積6318名殘疾人考生參加普通高考,4878人被錄取,今年又有1504名殘疾人參考。實施南粵扶殘助學工程,累計為5260人次的殘疾人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場館維修改造已全面完工
殘特奧會省執委會場館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郭偉表示,殘特奧會廣東賽區比賽場館共36個,除個別臨時設施在賽前搭建外,目前場館維修改造已全面完工,部分場館已開始舉辦殘特奧會賽事。本屆殘特奧會場館充分考慮殘疾人特點,借鑒國際國內經驗做法,出臺了15份技術文件,在全國率先編制了《大型體育運動會賽區無障礙建設技術指南圖集》《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場館(地)建設要求》。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平整順滑的旱地“冰面”讓“星星的孩子”推動的冰壺更絲滑,華農體育館良好的通風系統確保空氣新鮮流通,深圳大運中心專業的泳池水處理系統保證水質干凈衛生。
36個場館共增設了2398個無障礙愛心席位、305間無障礙衛生間,既有天河體育中心無障礙設施館城一體的“大而美”,也有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電梯里腳踢式呼梯按鈕的“小而精”,還有“無縫銜接”的坡道、“四通八達”的盲道。按照“簡約不簡單”的辦賽要求,堅持科技賦能賽事,將行業最新科技產品應用到場館維修改造中。如廣州體育館的3D視覺閘機、AR導航、無障礙智能服務樁等。
賽會志愿者隊伍
招募組建已完成
殘特奧會省執委會大型活動和志愿服務部副部長、團省委副書記王浩表示,目前,賽會志愿者隊伍招募組建已經完成。短短20余天時間,在全省98所高校啟動賽會志愿者招募中,超15萬名大學生踴躍完成報名,最終錄取的賽會志愿者控制數為4.5萬名,其中1.5萬名將服務殘特奧會。志愿服務徽標以愛心為原型,延續會徽三色禮花綻放視覺風格,寓意志愿者伸出友愛之手,弘揚志愿精神。志愿服務口號是“為你,更精彩”,“你”指代見證、參與、支持賽會的每一個人。志愿者昵稱是“小海豚”,靈感來自粵港澳特有的中華白海豚,寓意志愿者如海洋精靈般親切友善、團結奮進。
考慮到殘特奧會賽會服務對志愿者的要求更高,將從完成十五運會服務的志愿者中,選拔經驗豐富、表現優異的志愿者繼續服務殘特奧會。預計還將有約10萬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城市志愿者為賽會舉辦提供支持。志愿服務部建立了專業化、標準化的通用培訓體系,幫助志愿者更好地認識殘特奧會、更好地理解殘障人士需求。此外,各賽區結合賽事實際開展助殘志愿服務強化訓練,包括無障礙設施使用、輪椅輔助、視障引導、手語溝通、心智障礙服務等技能。殘特奧會提前賽已陸續開展,目前共計有1417名賽會志愿者已上崗,整體風貌、服務成效贏得廣泛好評。
廣東科技助殘成果
將集中展示
殘特奧會省執委會高科技產品展示專班副組長、省殘聯副理事長陳海龍表示,本屆殘特奧會是科技助殘成果的集中展示舞臺。
廣東輪椅、助行器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至60%,產品出口份額占全國同類型產品的70%,其中佛山的輪椅、助行器產能占全國30%。智能輪椅可實現點對點無人駕駛、全場景避障及風險預警;全地形輪椅能上下樓梯、穿越復雜地形;腦控輪椅通過腦電頭環,憑腦電、眼電信號控制,能輔助發球、揮拍。
廣東省康復產業已形成“千億級輔具+百億級服務”的雙輪驅動格局,其中,康復機器人產品產業規模占全國42%,廣東憑借產業鏈集群及技術創新優勢,已成為全國外骨骼機器人市場核心引擎。
廣東省在導盲類產品方面已經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和產業基礎,具備“技術領先、應用試點多、產業規模初顯”的特點。例如,導盲機器狗采用多模態3D體素復合感知技術,能通過牽引架反饋障礙并提醒。
殘疾人體育訓練的路上
從不缺溫暖的力量
巴黎殘奧會自行車比賽冠軍、廣東隊優秀運動員代表王小梅表示,作為一名殘疾人自行車運動員,能在家鄉的賽場上收獲6枚金牌,是這輩子都難忘的經歷。在殘疾人體育訓練的路上,從不缺溫暖的力量。殘聯幫助殘疾人聯系訓練資源、提供康復指導,讓接觸殘疾人體育訓練的人知道“殘疾”從來不是“不可能”的標簽。黨和政府一直關注著殘疾人的成長,身后有無數人在托舉著“追光者”。汗水不會騙人,多練一分鐘,就多一分底氣,付出就一定有收獲。
殘聯是堅實的后盾,運動員能做的,就是拼盡全力去拼搏,不辜負這份信任。從無障礙設施的貼心布置,到賽事保障的細心周到,才讓運動員能毫無顧慮地投入比賽。運動員取得的好成績,離不開賽事組織方創造的良好條件。金牌是榮譽,堅守體育精神、拼出最好的自己,才是更珍貴的收獲。
News
來源|南方網、“粵學習”APP
整合|“廣東發布”編輯部
編輯|卓映紫
校對|胡柔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