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黃盛
“等電梯的30秒,還能賺一瓶飲料?”
近期,北京市民李女士在公司乘坐電梯時發現了新樂趣——手機輕輕一碰海報旁的藍色小圓環,3元錢的現金紅包就自動跳進了支付寶卡包。“碰一下,搶紅包。”這個被網友稱為“電梯盲盒”的新操作,正悄悄走進全國20多座城市市民的日常。
不白等的碎片時間:消費者的“順手福利”
對于每天要在電梯里消耗幾分鐘的人來說,“等待”曾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碎片。但現在,手機解鎖開啟NFC功能、貼近藍色圓環、點擊領取——三個簡單的動作就能讓這段時間變得更有價值。
“不用掃碼,不用輸入,碰一下就行,比搶群紅包更方便。”剛領到一張餐飲免單券的上海居民陳先生說。
在這背后,分眾傳媒利用“碰一下”技術,在覆蓋全國的電梯網絡基礎上,構建起“數字化+發紅包”創新場景。未解鎖的手機觸碰設備不會有任何反應,且整個過程僅觸發領紅包和優惠券的小程序,不會有支付動作。同時,配合分眾傳媒和支付寶“你敢碰我敢賠”的資金保障承諾,打消用戶顧慮。
陳先生說,從現金紅包到超市折扣券,這些“順手得來”的實惠,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行動:有人領券后直接去樓下便利店購物,有人用紅包點了下午茶,甚至有人專門記下優惠券有效期,計劃周末去商場消費。
從“被動看廣告”到“主動搶紅包”:有效對接消費需求
過去,電梯里的廣告總被視為“被動接收”的信息;如今,這個封閉空間因為“碰一下”變成了互動場。轉變背后,是商業資源與民生需求的精準對接。
據介紹,分眾傳媒300萬電梯點位覆蓋的4億城市人群,是消費活力的重要群體,現金紅包與優惠券,像一根紐帶,把分散在寫字樓、社區里的個體需求串聯了起來。
國家廣告研究院丁俊杰院長表示,電梯廣告積極響應國家“擴大內需、激發消費活力“政策,從“被動曝光”升級為“主動參與”。電梯點位形成的覆蓋網絡,如同毛細血管滲透到城市生活的各個角落,將分散的個人消費需求匯聚成規模效應,為消費市場碰出持續動能。
方寸之間有能量:讓消費和補貼更便利
業內人士表示,在寫字樓、在居民樓,方寸大小的電梯間正在發生的,不只是一場營銷創新。對消費者而言,它是“少花點錢、多省點事”的生活小幫手;對市場而言,它是把“潛在需求”變成“真實消費”的轉換器;對城市而言,它則讓商業服務更貼近民生。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碰一下,搶紅包”技術融合所構建的智慧新生態,通過市場化方式鏈接民生需求與商家資源,在方寸間傳遞商業便捷,并激活消費、增添社會經濟效能。讓每一份日常的“小確幸”,成為民生經濟持續升溫的新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