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東又打起來了。
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空襲,目標并非邊境哨所,而是直指總統府與國防部大樓。
這對敘利亞而言,無疑是奇恥大辱。想當年敘利亞強盛之時,以色列斷不敢如此直接動手;如今物是人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沒有實力,就只能任人欺辱。
圖為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現場
那么,以色列為何選擇此時動手?背后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因素,更有深層考量。
首要原因,是以色列要保護敘利亞境內的德魯茲人。
德魯茲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既非遜尼派,也非什葉派,而是擁有獨立信仰,奉行一夫一妻制,也不齋戒,因而在整個地區堪稱少數派。
在敘利亞境內戈蘭高地上約有兩萬余德魯茲人,因高地長期被以色列占領,他們逐漸認同以色列的管轄,并為其效力。
然而,敘利亞境內的德魯茲人與貝都因人素有矛盾,敘利亞認為這是主權事務,于是出兵鎮壓,甚至有報道稱對德魯茲人實施了暴力屠殺。
以色列視德魯茲人為盟友,且與戈蘭高地的德魯茲人親緣相連,豈能坐視?于是以色列直接轟炸總統府與國防部大樓,明確傳遞信號:你無力還手,我想打哪就打哪。
第二個原因,是以色列國內政局使然。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空襲前,總理內塔尼亞胡正因腐敗指控出席聽證會。以色列民眾普遍認為他貪腐嚴重,若非身居總理之位,早已鋃鐺入獄。
空襲發生后,他提前離場。這一細節從側面解釋了以色列為何持續在哈馬斯、真主黨、敘利亞乃至伊朗一直在戰斗。
這里面固然有以色列安全方面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以色列內政之需要。
內塔尼亞胡一方面深陷腐敗指控,另一方面內閣不穩:若他不夠強硬,宗教黨派可能退出聯合政府,導致其議席在120席中無法過半,政權垮臺。
而就在打擊敘利亞之前,有兩大宗教政黨已經相繼宣布退出,總理內塔尼亞胡現在政權岌岌可危,如果倒臺,屆時,他或將面臨牢獄之災。
唯一能夠挽救他的,便是發動對外戰爭,以國家安全為由,將各方勢力暫時團結起來。然而,任何國家都無法長期承受這種緊張狀態。
第三個原因更為深遠:俄羅斯已撤離。
昔日敘利亞即便因內戰而衰弱,背后仍有俄羅斯撐腰。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時,總要顧及俄方駐軍,留三分情面,畢竟不愿得罪這個龐然大物。
然而,敘利亞政權更迭后,朱拉尼上臺,前總統阿薩德逃往莫斯科,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影響力已微乎其微。
因此,以色列再無顧忌,就這樣打了敘利亞。
以色列聲稱此舉是為保護遭屠殺的德魯茲人,敘利亞則指其為赤裸裸的侵略。
美國連忙出面調停,畢竟美國不愿敘利亞再生亂局。空襲后,雙方能否坐下來談判?
目前來看,以色列已達成基本目標;若敘利亞愿意低頭,美國從中斡旋,局勢或可避免進一步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