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的外交天平上,一張閱兵請柬與一封APEC邀請函同時被按下暫停鍵,背后是韓國在中美夾縫中日益艱難的戰略搖擺。
7月初,北京發出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邀請函抵達青瓦臺,韓國媒體一度興奮不已,韓聯社特意強調“中方主動詢問”的細節,將其視為關系回暖的信號。
短短十天后,韓國高層官員卻通過媒體放風:李在明“很難參加”。
官方理由看似冠冕堂皇——“行程沖突”疊加“外交對等”,總統府解釋稱,李在明需優先安排美日領導人會晤,且認為2017年文在寅曾主動訪華,如今該輪到中方“回訪”。
政治觀察家們一眼看穿,真正卡住李在明腳步的,是華盛頓尚未點下的頭。
懸在韓國外交頭上的利劍
就在李在明收到中方請柬后不久,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自8月1日起對韓國輸美汽車、半導體等核心商品加征25%關稅。
這一記重拳直擊韓國經濟命脈——對美出口占韓國總出口額15%以上,半導體產業更是國家經濟支柱。
青瓦臺內部人士透露,總統府已將7月至9月的外交日程全部押注在西方。
李在明計劃夏季訪問華盛頓,爭取與特朗普會晤,同時安排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9月還將出席聯合國大會。
“韓美日合作是外交政策的基礎,因此先與日本舉行會談,再與美國會談也是可以的。”一名青瓦臺高官的發言赤裸裸暴露了戰略排序:中國被刻意置于末位。
這種排序源于殘酷現實。駐韓美軍至今控制著80多個軍事基地,2.85萬兵力常駐半島,連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都掌握在美軍手中。
當美國務卿魯比奧原定7月訪韓行程突然取消,李在明連追問的底氣都沒有。
一場未赴約的“共同紀念”
諷刺的是,李在明的拒絕理由在歷史對照下顯得蒼白。
韓國政府強調“外交對等”,卻刻意忽略關鍵事實,2015年樸槿惠不顧西方盟友強烈反對出席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換來了中韓關系黃金期。
2017年文在寅主動訪華,是為修復“薩德事件”導致的雙邊關系裂痕,屬“有求于人”之舉。
如今李在明聲稱要改善關系,行動卻背道而馳。
經濟數據揭示了這種搖擺的代價,2024年韓國對華貿易逆差飆升至320億美元,較2022年近乎翻倍、2025年上半年芯片對華出口暴跌41%,三星西安工廠產能利用率僅65%。
更深的矛盾在于戰略信任的流失
競選期間,李在明曾拼著絕食20多天反對尹錫悅的親美政策,宣稱“中美同等重要”,上任后他卻打破慣例,在當選總統后先與特朗普通話,隔了多日才聯系中方。
這種溫差讓中方警覺,6月李在明致電北京時,中方特別強調需“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這句話顯然意有所指。
遲來的補救與脆弱的算盤
拒絕中方閱兵邀請三天后,李在明突然向APEC成員國領導人廣發慶州峰會邀請函,總統室發言人特別強調“中國作為重要伙伴已收到邀請”,試圖傳遞特殊重視。
這場定于10月31日開幕的峰會,被青瓦臺視為“經濟救贖”的關鍵舞臺。
內部三步走計劃浮出水面,重啟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推動人民幣-韓元直接結算、共建中韓半導體研發中心。
這些構想直指韓國經濟痛點
特朗普關稅大棒落下后,現代汽車在華份額已從9.8%縮水至4.3%,半導體庫存堆積如山。
當美國要求韓國在造船業“聯手遏制中國”時,韓方官員甚至主動向媒體“訴苦”,暗示不愿配合。
中方的回應卻耐人尋味,外交部發言人僅表示“愿同韓方保持溝通”,連“積極考慮出席”的外交套話都未出現,這種冷淡與7月初韓媒熱炒“中方主動邀請”時的盛況形成刺眼對比。
韓國能否找回外交自主?
李在明的困境映射了韓國地緣宿命
當他向APEC成員國寄出邀請函時,美國正施壓韓國在造船、科技領域圍堵中國,當他以“日程沖突”婉拒北京時,特朗普的關稅重錘已砸向韓國車企。
這種撕裂從民意可見一斑,韓國民眾對華好感度僅4.1分(滿分10分),極右團體高喊“反對親華賣國”,與此同時,首爾大學民調顯示72%民眾反對配合美國遏華政策。
半島安全更添變數
朝鮮已在憲法中將韓國定為“頭號敵國”,炸毀連接道路,切斷官方溝通,若無中方斡旋,李在明重啟南北對話的承諾恐成空談。
“當美國揮舞關稅大棒時,韓國才想起東方有位老朋友。”《朝鮮日報》的社論一針見血,“國際政治不是過家家,被晾在九三閱兵觀禮臺外的韓國,真能靠一封APEC請柬就找回失去的信任嗎?”
慶州APEC會場正在成為韓國外交的審判臺,當李在明在總統府等待北京回復APEC邀請時,他或許會想起十年前樸槿惠登上天安門城樓的身影——那次突破讓韓國獲得了五年戰略回旋期。
信息來源:
2大理由拒了中方閱兵邀約!4個月后,李在明將迎來“終極審判”?——兵器海陸空2025-07-16
李在明已經考慮十余天,9月訪不訪華參加閱兵?外交仍看美國臉色——防衛觀察 2025-07-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