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集智學園聯合北師大系統科學學院開設,以方福康先生系統科學文集為思想基石,匯聚北師大系統科學領域十位教授,系統整合統計物理、生命系統中的智能行為、社會復雜系統建模、人工智能與復雜網絡等多個交叉方向,構建一條從微觀機制到宏觀結構、從理論分析到實際應用的知識脈絡。
作為系列課程第五講,北京師范大學崔曉華副教授將帶領大家從熱力學系統出發,深入探討系統有序行為的形成機制。課程將從熱力學的平衡態出發,逐步擴展至非平衡的線性區域,最終延伸至非平衡的非線性區域。將講解不同狀態下,用于描述系統的狀態函數——如熵、熵產生率及超熵產生率——以及系統在各階段所遵循的演化規律。此次課程將為理解生命系統、地球化學循環乃至社會經濟系統中有序演化現象提供堅實的物理化學基礎。
主題:自組織理論
課程簡介
無序中孕育秩序:自組織與耗散結構的奧秘——系統科學核心課程,理解從混沌中生長出的秩序
為什么星云在混沌中誕生恒星?
為什么生命可以在熵增中維持結構與秩序?
為什么城市、經濟、輿論、社會結構,似乎都能在無指導的情況下自行演化?
我們習慣于認為秩序來自設計,卻常常忽略——最深刻的秩序,恰恰源于混亂。沒有中央控制、沒有上帝視角,自組織讓系統從內部漲落中“自發地產生結構”,在開放環境與耗散之中,催生出生命、生態與社會的動態秩序。
在本課程中,北京師范大學崔曉華副教授將帶領大家深入理解“自組織”的本質: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到耗散結構理論,我們將看到熵不僅是無序的代名詞,也可以是秩序的溫床。
課程大綱
什么是“自組織”?
熱力學視角下的自組織:熵增為何不是混亂的終點,而是涌現的起點
耗散結構理論: “通過漲落達到有序”的物理化學原理
多學科實例: 自組織在生命系統、地球循環、社會網絡與經濟行為中的典型應用
提問交流
專業術語
復雜系統、自組織、熱力學、熵、漲落、秩序、耗散結構
課程信息
課程主題:復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
課程時間:7月18日(周五)晚19:30-21:30
課程形式:騰訊會議(會議信息見群內通知);集智學園網站錄播(3個工作日內上線)
課程主講人
崔曉華,北京師范大學系統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并于2007至2009年期間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聯合培養。長期從事非線性動力學與復雜系統研究,關注復雜網絡結構下的動力學演化,如心臟系統等生命系統中的動力學行為、有網絡結構的行為傳播及基于數據的動力學建模。
課程適用對象
理工科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系統性掌握復雜系統研究工具(多主體建模、網絡分析)
跨學科研究者:汲取生物學、社會科學與AI的交叉靈感
產業從業者:用系統思維解決業務中的非線性問題(如用戶增長、供應鏈優化)
報名須知
課程形式:騰訊會議直播,集智學園網站錄播。
課程周期:2025年6月20日-2025年8月22日,每周五晚19:30-21:30點進行。
課程定價:599元
https://campus.swarma.org/course/5518?from=wechat
可開發票
付費流程
1. 掃碼付費;
2. 課程頁面添加學員登記表,添加助教微信入群;
3. 課程可開發票。
重磅彩蛋預告 | 北師大線下體驗課來啦!
在系列課程下一講:復雜系統與人工智能中,我們特別設置北師大線下體驗課,讓大家走進真實課堂,與張江教授面對面探討人工智能與復雜系統的融合前沿——一場思維的重構之旅即將開啟!
課程信息
課程主題:復雜系統與人工智能
課程時間:7月25日(周五)晚19:30-21:30
課程形式:線上:騰訊會議直播 (會議信息見群內通知)
線下:北師大海淀校區電子樓階梯教室(需提前報名預約申請入校,詳見課程學員群內通知)
集智學園網站錄播(3個工作日內上線)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