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中國貿促會15日宣布,英偉達CEO黃仁勛16日將出席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這是其今年第三次訪華。
7月11日,吉隆坡的東盟外長會上,中美外長閉門談了一小時。這是特朗普2025年1月重返白宮后,兩國外長首次直接碰面。會后魯比奧對媒體說,會談積極且有建設性,美方很滿意。更受關注的是,他首次在公開場合確認,特朗普已受邀訪華,兩國元首都希望見面,正敲定具體日期。
這場會面打破了中美高層互動的僵局。此前因科技戰、關稅摩擦,雙方外交渠道一度受阻。如今雙方同意加強各領域溝通,把重點放在管控分歧和找合作點上,連魯比奧都坦言,貿易不是這次談的重點,雙方聊了氣候變化、公共衛生這些更易達成共識的領域。
黃仁勛(資料圖)
外長會的積極信號剛釋放,黃仁勛就有了動作。7月14日,他和雷軍的合影在網上傳開,北京35℃的高溫里,他依舊穿著標志性皮衣。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來中國前一天,還去了白宮見特朗普。外媒據此猜測,他這次來,可能帶著特朗普的口信。
作為全球芯片巨頭掌門人,黃仁勛此時訪華,商業意圖明確。英偉達首次參加鏈博會,本屆鏈博會首票進境展品就來自該公司,多位高管還會在研討會上發言。中國是英偉達最大的單一市場,去年貢獻的收入超170億美元,占總銷售額兩成多。但美國的芯片出口管制讓其損失不小,今年二財季就少賺80億美元。
黃仁勛對此早有不滿。他多次公開反對對華芯片禁令,在巴黎時就警告特朗普政府,不取消禁令,中國市場會被本土企業搶走。他的擔憂并非沒道理,此前的禁令已刺激中國本土芯片產業加速發展。他想趁中國本土企業還沒完全崛起,先穩住市場。為此,英偉達計劃9月推出專為中國設計的芯片,去掉受限技術,價格定在6500到8000美元,瞄準中小企業的推理需求,填補H20芯片被禁后的空缺。
從政治層面看,黃仁勛的行程可能和特朗普訪華計劃有關。有消息說,白宮正籌備特朗普帶幾十位商界大佬訪華,黃仁勛作為科技代表,是民間溝通的關鍵角色。這種非官方渠道能減少政治敏感,既試探中方態度,也為正式訪問鋪路。
特朗普(資料圖)
黃仁勛訪華前,美國兩位參議員給他寫信,讓他別見涉嫌違反美國芯片出口管制的中國企業,遠離受限實體名單上的機構。但他7月13日在采訪中回應,美國政府不用擔心中國軍方用英偉達芯片,“他們沒法依賴”,因為隨時可能被限制,況且中國已有足夠計算能力。這番話既回應了美方壓力,也暗指中國芯片產業的進步。
中方對這一系列動態態度清晰。王毅在和魯比奧會面時,明確了四條不能碰的“紅線”,包括臺灣問題和中方發展權,這是給可能的元首會晤劃框架。而在制裁魯比奧的背景下同意會面,既保持壓力,也留了余地,中方呼吁把元首共識變成實際行動,顯然對特朗普訪華持開放態度。
本屆鏈博會的規模也能看出中方底氣。651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來自75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境外參展商占35%,其中歐美企業占境外一半。展期還有超100項首發首展首秀。這說明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仍在,即便面臨外部限制,國際社會和中國合作的意愿沒變。
出口貿易(資料圖)
黃仁勛16日除了參加鏈博會,還會在北京開媒體吹風會。他帶的消息、和中方的互動,都可能影響特朗普訪華的走向。中美雙方各有訴求:中方希望在芯片、農業等領域獲得實際利益;美方想借元首會晤為2026年中期選舉攢政治資本。
最終特朗普能不能來,要看雙方在核心問題上的讓步空間,以及國際形勢變化。若特朗普訪華前能靈活處理分歧,中美關系可能迎來緩和;若陷入意識形態對抗,兩國關系或進一步緊張。但無論如何,中國市場的體量、產業升級的速度,還有在國際合作中的開放態度,都是中方的底氣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