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5年7月簽署的100%對俄關稅與對俄石油買家的次級制裁,成為決定俄美關系走向的分水嶺。
美國一方面切斷俄羅斯的“戰爭供血管”,另一方面聯合歐洲向烏克蘭提供最后一批大規模援助。
幕后信號明確,就算俄羅斯哪怕選擇與中國反目、想配合美國,美國依然沒有留下任何轉圜空間。
這個操作等于直接堵死了俄方通過“背刺中國”獲得喘息機會的幻想。
歷史包袱讓俄羅斯社會一直存有親美慣性。葉利欽時期,絕大多數寡頭把錢和家人都送去了倫敦和美國,俄羅斯杜馬內也一直有人對中俄合作心存疑慮。
類似建議暫停中俄能源合作、試圖用“和西方更親近”來換制裁松綁的聲音,這些年在俄精英階層其實并不罕見。
部分人堅信靠割裂與中國的聯系就能得到所謂“文明國家”身份,這實際上是一種老式的、保守的自我優越感作祟。
特朗普式政策反復狠狠打碎這些舊有幻想。今年4月他還公開宣稱和普京對話順暢,給出和解可能性;轉眼間,不但上調關稅、喊出“轟炸莫斯科”的極端言論,還抬出直接金融封鎖的次級制裁——沒哪個國家買俄羅斯石油還能安枕無憂。
印度推遲北極氣項目、德國暫停俄油過境,白宮說出啥就真下死手。這次連俄外交部都不含糊,扎哈羅娃點明特朗普“談判是假動作,關稅才是本質”。
俄社會認知被現實重塑。最新的民調顯示,俄羅斯人對特朗普的好感度從年初五成多直線跌到不足三成,過半數受訪者確認,“美國的根本目標就是肢解俄羅斯”。
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俄美之間以往的妥協是否值得。像是北溪-2管道那次,俄羅斯主動做讓步,換來的卻是被炸毀的一地雞毛。退出烏克蘭糧食協議,結果也是美國根本不買賬,制裁一項沒減少。
時至今日,俄羅斯才真正體會到,再怎么對美國妥協都討不來維持大國地位的尊重。
中俄關系根本不是簡單拉過去就能變的。普京推動貿易合作反倒意外催生了龐大的親華集團,這群人在當前局勢下反而成了俄國內制衡西方的主力。
以能源寡頭為例,三年內俄油對華出口已接近一半,天然氣對華出口翻倍,相關高管獎金漲幅遠超其他產業。軍工行業一樣,從烏拉爾車輛廠專為中國客戶制造礦山機械,到蘇霍伊深度綁定C929客機項目,每年都有數億美元的現金流入。
有人形象比喻過,現在要讓俄羅斯再“向西靠”,首先攔著的會是本國得利于中俄合作的新貴階層。
政策方面,俄羅斯甚至特意通過反次級制裁法,打擊所有敢協助美國制裁中國或本國利益的企業。鋁業巨頭德里帕斯卡公開表態,與美國合作等于自殺,還不如相信中國承諾。這些現實情況已經徹底扭轉國內關于“摒棄中國回歸西方”的討論氛圍。
現在,如果再有誰高喊脫離中國路線,很可能先遭本國既得利益集團抵制。
美元信用體系收縮,人民幣被更多俄企當作儲備,進一步綁定兩國經濟價值鏈。
俄羅斯從過去一味追求融入西方,到如今只能把中方當作主要出路,就是被一次次教訓出來的。
對于那些年長“懷念沙俄傳統”的老政客來說,放下對中國的偏見還需時間。但新一代俄羅斯人多數在西方壓力下成長,對中國的看法更務實。俄未來命運,無論從經濟格局還是政治氣候來看,都逐步擺脫對西方幻想,回歸務實合作道路已無法逆轉。
預計繼續深化與中國經貿軍事互動,會成為莫斯科破局外部遏制的主要選項。美國動用極限壓力后留給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已非常有限。短期內,中俄關系穩固概率高,俄“倒向西方”的可能性基本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