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朱女士一家遇到了一件糟心事。為了讓女兒的業余時間更豐富,朱女士在“云鏡舞蹈”的培訓機構給女兒報了舞蹈課,可令她沒想到的是,課程只上了一部分,這家舞蹈培訓機構就關門了。
今年三月份,朱女士帶著女兒在商場逛街時,遇到一家名叫“云鏡舞蹈”的培訓機構做推銷,在銷售人員的推薦下,朱女士花費了198元為女兒購買了8節舞蹈體驗課。體驗課上完之后,朱女士又在這家舞蹈培訓機構進行了續費,給女兒報名了少兒爵士舞。
朱女士:“試(課)了以后現場有很多銷售人員,幾個人堵著我們說是有優惠等事項,3月29日我交了5600多元。”
交完報名費后,朱女士的女兒正常到這家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可就在7月的一天,朱女士添加的舞蹈培訓群突然接收到信息稱,這家機構需要臨時關門,可這一關就再也沒開過。
朱女士:“7月份就沒上課了,在群里發通知第一次說是裝修(原因),說是電路問題沒辦法上課。第二次還是沒辦法上(課),差不多半個月以后,直接在群里發通知說開不了了不能辦了,要給我們退費,退費的話要一年才能給我們退費。”
朱女士說,與她有同樣遭遇的人還有不少,大家報的課程不同,所繳納的金額也有所不同。趙女士也是其中一個,在朋友推薦下, 購買了198元的16節體驗課,可課還沒上就發現對方已經關門了。
趙女士:“6月24日交的學費,他們以舞蹈(室)線路有問題要檢查為由,停課一個星期,這個星期我們問什么時候可以約課,他們突然間發了一個通知說暫停營業,退(學)費要一年以內。昨天去店里找不到人,已經鎖起來了。”
朱女士:“我昨天晚上回家仔細算了下,還要退4000多元。(舞蹈家長)群里有差不多有40幾個人,我們算下來(學費)一共交的達到十幾萬了。”
7月16日,記者來到領東商業廣場3樓找到了這家名叫“云鏡舞蹈”的培訓機構,只見培訓機構大門緊鎖,空無一人,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地上擺放著桌椅板凳,但門口沒有任何的通知和公告。隨后記者通過趙女士找到了這家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電話,但記者嘗試撥打了幾次,始終無法接通。
朱女士:“我們現在根本聯系不上,(他們)直接把這個群解散了。我們現在幾個姐妹找到老板娘電話,打電話電話(給她)不接,微信也不回。”
對于舞蹈培訓工作室負責人的行為,朱女士等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朱女士:“如果說確定不辦了那應該立即給我們退錢。而且通知(應該)當著我們的面,把這些事項全部做好后才能解散群,一個公告下來就解散太不負責任了。”
那么,消費者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維權呢?律師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云南上首律師事務所 律師 程翀:“看一下有沒有簽訂紙質的書面合同,如果簽了合同,可以直接起訴合同的相對方。看一下合同的簽訂主體,如果沒有簽訂紙質合同的情況下,可以查詢一下付款記錄,看一下收款人是個人還是公司,可以起訴相應的對方。總之雖然人聯系不上,但是主體是存在的,付款記錄也是存在的,是可以找到責任主體的。”
來源:8099999街頭巷尾
編輯:李瑩娜
編審:李菁
終審:趙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