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創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
如今不僅人類為了掩飾身高而選擇內增高鞋,就連餐桌上的甜點也悄然“穿”上了“增高鞋”。
誰能想到,這樣一塊小小的甜點下,竟然隱藏著令人震驚的內幕。
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關于糖水的視頻,迅速引發大量關注。
這位網友趁著去蘇州旅游的機會,特地嘗試當地有名的糖水小吃,但沒想到一勺挖下去,竟發現里面藏著堅硬異物。
起初還以為是糖水結冰了,但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這款甜點“穿”上了“增高鞋”。
面對如此“創意”的糖水,網友感到前所未有的驚訝,于是將視頻上傳至網絡,原本以為會引發眾怒。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評論區里,來自江蘇地區的網友紛紛為該店辯護,表示這款糖水僅售3元,放在景區連一瓶水都買不到。
這些IP地址集中在江蘇的評論,難道是店主的親友團,還是花錢請來的水軍?
甚至有部分網友開始“人肉”這位曝光者,發現她自己也經營著一家甜品店,并翻出她一年前的差評記錄。
他們推測,這位網友曝光的真正動機,是為了給自家店鋪引流。盡管這種行為確實有營銷嫌疑,但她所曝光的內容屬實。
使用這種“增高”餐具,無疑是對消費者的欺騙,只要更換合適的器皿,完全可以避免此類問題。
圖片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不過,網友之所以如此激烈地攻擊曝光者,與該店廚師長的回應也有很大關系。
7月15日,在相關視頻持續發酵后,該店終于出面回應。廚師長強調,這款糖水售價僅3元。
他還表示,3元的產品能有多少分量,主要是供人嘗個味道,并非讓人吃飽。
隨后有網友在某平臺上找到該店團購信息,發現產品頁面確實標注了克重,因此認為該店不存在欺騙行為。
但曝光者隨即曬出事發當天的截圖,顯示團購頁面并未標注克數。
也就是說,該店是在事件爆發后才補上了真實分量,并更換了宣傳圖。
同時可以發現,該產品的實際售價為3.9元,四舍五入應為4元,但消費者第一眼看到的永遠是前面的數字“3”。
這種定價策略雖然僅差一元,但像3.9元、9.9元這樣的價格,極易誤導消費者,讓人產生價格低廉的錯覺,從而刺激消費。
類似的營銷套路在云南麗江也曾出現,甚至比蘇州這家店的誤導行為更為惡劣。蘇州店至少價格還算合理,而麗江那家店簡直是赤裸裸的欺詐。
一位前往麗江旅游的游客發布視頻,稱自己在古城一家店看到宣傳牌寫著“9.9元冰淇淋”,便上前購買。
結果結賬時才發現,價格竟高達48元,與宣傳價格相差巨大。
游客質疑為何標價為9.9元,卻被收取48元,店長卻指著角落里一個極不顯眼的價簽說,48元就貼在那里。
試問誰會第一眼就注意到那個角落的小字?整個交易過程中,店員也未做任何提醒,而是在游客支付9.9元后才指出價格錯誤。
這樣的操作讓人措手不及,游客與店員理論未果,最終選擇投訴。
處理結果是該店被勒令停業整頓,并賠償游客500元。
但游客并未接受賠償,她上傳視頻的目的,是提醒公眾注意此類陷阱,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對此類問題引起重視,避免更多消費者受騙。
盡管問題出在商家,評論區仍有大量云南本地網友對這位游客進行指責。
有人表示“終于走了”,甚至懷疑這位游客與商家是同鄉,故意制造矛盾轉移責任。
也有網友指出,所謂的停業整頓并未真正執行,因為該網友再去時,店鋪依舊開門營業。
此事之后,當地文旅局的評論區迅速“淪陷”,不少網友表示將臨時更改暑假出行計劃。
這起事件提醒我們,無論何時都應將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此類負面事件極易影響城市形象。
同時,作為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避免落入價格陷阱。
對于此類現象,您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信息來源:當事人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