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揚) 根據交易所最新關于業績預告的披露規則,目前僅滬深主板上市公司有條件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余板塊均自愿披露。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17日,A股共有15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主板公司有1424家披露,披露率為44.81%;創業板公司有74家披露,披露率為5.35%;科創板公司有30家披露,披露率為5.09%;北交所268家公司僅1家披露,披露率為0.37%。
按照業績預告的類型,預喜公司合計671家。其中,預增417家、略增56家、續盈6家、扭虧192家,占比43.88%,較2024年的42.64%有所回升,較2023年同期(預喜企業86家,占比不足30%)顯著回升,反映經濟復蘇背景下企業盈利韌性增強。預憂公司有858家,其中,預減212家、預虧646家。
根據Wind數據進一步統計,業績預喜公司中,有375家預計凈利潤超過億元,427家預計凈利潤增幅超100%。從行業分布來看,業績預喜公司主要分布在化工、金屬、非金屬與采礦、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行業。業績預憂公司中,有206家預計凈虧損超億元,564家預計凈利潤降幅超50%。從行業分布來看,業績預憂公司主要分布在房地產管理和開發、機械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主板中未能實現盈利的公司數量占比約為42%,且主要集中在中證2000等小微盤企業。此外,披露中報業績的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中聚集了大量高景氣龍頭企業。
總體來看,2025年中報預告呈現三大趨勢。一是整體盈利韌性提升,預喜率連續兩年回升;二是結構分化極致化,新質生產力領域(半導體、AI、高端裝備)與資源品主導增長,而地產鏈承壓;三是企業質地的分化加速,龍頭抗周期能力顯著強于中小微企業。
從往年的財報披露節奏來看,7月中旬將會是中報業績預告披露的高峰期,而8月下旬將會是實際中報披露的高峰期,有70%左右的公司會在這段時間披露中報。往年來看,中報業績表現較好的行業,在7—8月份的股價表現通常也更好。業績作為7—8月份市場中重要的增量信息,自然會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關注,因此對于股價的影響也較為明顯。
根據光大證券統計的數據,每年7—8月份業績表現好的行業,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也相對較高,但是在6月份或者9月份,業績對于股價的影響則相對偏弱。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中報業績預告,景氣將成為關鍵的交易線索。”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認為,結合基本面視角,二季度業績景氣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向:第一,上游工業金屬、小金屬;第二,中游風電和出海方向的摩托車、逆變器以及有訂單兌現預期的軍工板塊;第三,下游國補消費品種以及創新藥;第四,金融地產板塊的非銀;第五,TMT板塊的海外算力鏈、存儲和游戲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