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旅這次真的開竅了!從“特種兵旅游”到“情緒療愈”,年輕人要的不是打卡,而是情緒共鳴。廣東怎么玩轉這門生意?三個字——造場景、給價值、玩沉浸。
一、 造“情緒場景”,讓游客自愿掏腰包
佛山“西甲”足球聯賽變身現象級文旅IP,把專業賽事玩成廣式嘉年華!舞獅開球、粵語解說、夜市擺攤,場均3萬人的“煙火氣”讓中超都羨慕。廣州永慶坊的“騎樓夜宴”、潮州古城的“宋韻燈會”,爆火邏輯就一條——用氛圍感拿捏情緒。年輕人要的是“逃離現實”的松弛感,廣東文旅深諳此道,把“老廣味”變成可拍照、可體驗、可消費的沉浸式劇本殺。
二、 文旅IP不只要“大”,更要“懂人心”
廣東不缺IP,但缺情感投射。比如,珠海長隆的“海洋治愈季”打中職場人的解壓需求,更絕的是廣州有馬空間——原本是“中年人濕身天堂”的大澡堂,現在變身年輕人的“迪士尼”,泡湯+派對+療愈SPA,精準狙擊“朋克養生”一代。情緒經濟時代,游客買的不是門票,是“人”和“故事”。
三、服務細節才是“情緒價值”的終極戰場
廣東文旅的高質量服務,不該止步于“老火湯”和“早茶”,更要學廣州九龍湖阿那亞將理想生活與自然融合、深圳大鵬半島的“日落巴士”,讓游客覺得“被惦記”,才能把流量變“回頭客”。
從佛山“西甲”的廣式嘉年華,到廣州有馬空間的“澡堂變秀場”,廣東文旅要想突圍,就得學會“用情緒做生意”。不是卷低價,而是卷共情力——讓游客覺得“這地方懂我”,才是下一個爆點。
采寫:南都記者 李行
攝影:陳杰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