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僑助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傳播交流專場暨“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聯合參訪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舉行。
活動吸引了200多名海內外嘉賓齊聚山城重慶,以“主旨發言+圓桌訪談+聯合行動”形式,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一個個實在的惠民項目的分享展示,從“小而美”的視角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會議現場。
主旨發言:僑架民心相通之“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長久以來,僑在助力中外民心相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海外6000多萬華僑華人,有三分之二分布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他們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廣博的人脈關系和成熟的商業網絡,是聯通海內外的天然橋梁和紐帶。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瓊表示,近年來,重慶積極探索城市國際傳播可行路徑,迭代升級西部國際傳播中心,打造有辨識度的國際傳播品牌項目,推動重慶國際曝光度躍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五。在這個過程中,廣大僑界朋友給予了全面的幫助。比如,支持重慶舉辦“感知重慶”人文交流活動,助推巴渝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國門等。
海外華文媒體持續聚焦重慶新興產業、開放平臺、特色文化,高頻來渝采訪、參訪,推出系列深度報道,有效提升了重慶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
四川省僑辦主任朱永歐說,自2023年起,“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已連續兩屆由川渝兩地共同舉辦,影響廣泛。本次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各位媒體朋友將充分感受到巴蜀大地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
圓桌訪談: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中國科學院“海外清潔水項目及環境保障”、中國外文局“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重慶藍天救援隊參與國際救援、華廈眼科醫院“海外光明行”……近年來,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展示著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以“小而美”的視角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圓桌訪談環節,重慶市僑聯委員、重慶市藍天救援隊隊長駱明文介紹道,作為一支民間公益救援力量,重慶藍天救援隊擁有涉僑志愿者300余名,參與過津巴布韋、尼泊爾、緬甸、土耳其、斯里蘭卡等地的國際救援。他認為,患難見真情,在災難面前伸出援手,能深化各國民眾之間的情感聯系和友誼。
駱明文說,在赴境外參與跨國救援時,重慶市藍天救援隊得到當地商會、華助中心等的積極支持。未來,期待通過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深化人文交流與促進地區參與、推動建立多邊應急救援合作機制、加強救援技術研發與創新合作等方式,匯聚僑界力量,助力高效協同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下稱“華廈眼科”)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曉峰介紹說,自2014年起,華廈眼科組建“光明行國際醫療隊”,先后11次踏上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眼疾患者送光明的征程,累計為3311名白內障患者帶去光明。足跡遍布柬埔寨、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每一次出發,都飽含著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每一次行動,都為當地民眾帶去重見光明的希望。
李曉峰說,在華廈眼科的公益行動中,中國僑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不僅為活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支持,還積極參與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中,憑借對當地社會的深入了解和廣泛的人脈資源,幫助華廈眼科更好地與當地政府、醫療機構以及民眾溝通協作,確保公益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精準惠及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患者。
中國外文局黨委副書記林琨表示,作為中國國際傳播工作的國家隊和對外出版事業的主力軍,中國外文局始終秉承“向世界說明中國”的使命,進一步強化在全媒體國際傳播、對外話語創新、高端智庫研究、人文交流合作、翻譯事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職能,多語種、多業態、多平臺的綜合傳播屬性不斷彰顯。
林琨說,中國外文局愿與各界攜手,開展協同協作,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具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際傳播機構,為增強國際傳播能力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技海外合作中心主任楊敏介紹說,10年前,從接到斯里蘭卡工程師的求助郵件開始,通過多學科聯合團隊深入病區調研、開發適應農村環境的低成本水處理設備、推進“農村飲水系統解決方案”等方式,解決了當地農村因飲用水致病的問題。
楊敏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這10年的跨國合作,是“民心相通”的真實寫照。“民心相通”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水站、一個個重獲健康的村民、一個個國際友人的信任與感激。中國的科研、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方案,正在服務全球更多的發展中國家。
聯合行動:在“做”中講好中國故事
楊敏說,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講”,更要“做”;民心相通,不僅靠語言,更靠行動。
行動還在持續。當天的專場活動現場,啟動了“僑愛心·光明行”海外公益項目,計劃今年底赴烏茲別克斯坦、柬埔寨開展公益活動,為不少于250名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實施白內障手術。
楊敏亦表示,未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希望與更多華僑華人朋友攜手,推動更多“科技+民生”的國際合作項目,用中國智慧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李曉峰表示,未來,華廈眼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秉持使命,進一步整合優質醫療資源,加大公益投入,拓展公益活動的廣度與深度。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譚旭 實習生 宋思宇 攝影 甘俠義 周本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