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聯合參訪活動在重慶啟動。接下來約兩周時間里,26家華文媒體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題實地深入參訪和集中報道。
活動現場。
第一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合作發展大會“僑助民心相通·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傳播交流專場活動當天在重慶舉行。“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聯合參訪活動在專場活動上正式啟動。
重慶市政府僑辦主任王建國在主持活動時表示,歡迎來自海內外的華文媒體、嘉賓朋友一起感受重慶的城市精神,感受現代化川渝的萬千氣象,一起講述絲路精神,分享感人故事。
據統計,從2015年開始,“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重慶行”活動已成功舉辦八屆,共邀請了6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家海外主流華文媒體到渝參訪,向全球發出4700余篇原創報道,多維度向世界展現了重慶發展新面貌。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世慶說,期待華文媒體用腳步丈量重慶的山水之美,用光影記錄重慶的發展之變,用筆墨書寫重慶的文化之韻,發揮僑胞“跨文化溝通”的獨特優勢,傳遞出重慶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強勁脈搏,讓世界看到一個鮮活、充滿魅力的中國西部城市樣本。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張瓊表示,希望海外華文媒體持續聚焦重慶新興產業、開放平臺、特色文化,高頻來渝采訪、參訪,推出系列深度報道,有效提升重慶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
“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聯合參訪活動在重慶啟動。
“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已連續兩屆由川渝兩地共同舉辦,影響廣泛。四川省僑辦主任朱永歐說,媒體朋友們可以充分感受巴蜀大地的發展變化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
“每次不同視角下的川渝之行總是充滿驚喜和收獲。”連續兩年參加“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的菲律賓《商報》執行總編蔡友銘說,川渝兩地工業、科技、文化和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成果令他印象深刻。他將與參訪華文媒體攜手,積極當好重慶、四川與世界交流的橋梁和窗口。
中國新聞社秘書長楊燕芳介紹,按照中央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要求,自2008年以來,中新社積極組織海外華文媒體到中國大陸進行實地采訪報道、調研交流,對外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形象,促進了受訪地區的對外形象傳播以及海外招商引資等工作。
“行走中國·2025海外華文媒體川渝行”聯合參訪活動由重慶市政府僑務辦、重慶市政府新聞辦、重慶市僑聯、四川省僑務辦、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四川省僑聯、中新社重慶分社、中新社四川分社、重慶海外聯誼會、四川海外聯誼會等共同組織。
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王珂、中國外文局機關黨委副書記林琨、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尹媛媛、中新社重慶分社社長李安江、中新社四川分社社長鄒輝等嘉賓出席參訪活動啟動儀式。
在接下來的約兩周時間里,參訪團一行將赴重慶忠縣、江北區、兩江新區、沙坪壩區,以及四川省達州市、廣元市、成都市,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布局、工業現代化、科技創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對外開放、特色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用筆觸和鏡頭,客觀、真實地向世界講述巴蜀新故事。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譚旭 實習生 宋思宇 攝影 甘俠義 周本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