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防空網絡采用多層次架構,每一層對美制防空導彈的依賴程度都不相同。
雖然前不久美國暫停向烏克蘭提供彈藥和導彈只是臨時措施,但卻有著演變成長期斷供的風險。因此我們將簡單了解一下,烏克蘭未來可能還剩下哪些可用的防空導彈系統。
在沒有導彈補給的情況下,任何防空系統,無論是“愛國者”還是“毒刺”都將變得毫無用處,還不如鎖在倉庫里,這樣就不會成為俄軍的首要攻擊目標。
弗蘭肯薩姆
正是這種迫在眉睫的短缺,迫使烏克蘭在原有導彈庫存耗盡的情況下,升級了部分蘇聯時代的防空系統。這催生了一些富有創意的混合解決方案,例如將蘇制“山毛櫸”改裝成可以發射美制AIM-7導彈的“弗蘭肯薩姆”(FrankenSAM)。
毒刺
在最底層的便攜式防空系統中,只有“毒刺”是美國制造的,其余的RBS-70、“雷電”、“西北風”、和“巖燕”分別來自瑞典、波蘭、法國和英國。此外,烏克蘭可能還保留有蘇聯時代的“針”式與“箭”式導彈庫存。
風暴
在近程防空防空系統中,值得注意的包括:使用“巖燕”或“星光”導彈的英國“風暴”平臺、使用FZ275激光制導火箭的德國“皮卡車載70毫米火箭發射器”、使用“毒刺”導彈美國的“復仇者”系統和使用APKWS制導火箭彈的“吸血鬼”系統。
黃蜂
烏克蘭自主研發的近程解決方案包括“箭-10”和“黃蜂”,其中一些型號經過改造,可以從地面發射R-73空空導彈。英國提供的“墓鷹”系統也具備類似能力,集裝箱式發射器同樣適配R-73空空導彈。
渡鴉
在短程防空系統中,烏克蘭裝備了德國的IRIS-T SLS和英國的“渡鴉”。蘇聯遺留的S-125和“道爾”可能仍在服役,前提是有足夠的導彈庫存可以使用。考慮到RIM-7導彈的已知射程約為19公里,“弗蘭肯薩姆”也算一個選項。
NASAMS
而在中程防空系統方面,情況更加危險。在西方提供的系統中,目前只有德國的IRIS-T SLM不依賴美制導彈。相比之下,援助數量更多的挪威NASAMS依賴美制AIM-9與AIM-120導彈。此外,老式MIM-23“鷹”式防空系統使用的導彈也來自美國。
MIM-23“鷹”
至于“山毛櫸”和S-300P等蘇聯遺產,烏克蘭再次面臨同樣的關鍵問題:上哪去找導彈?
SAMP/T
在遠程反導防御領域,數量與能力同樣重要。法國和意大利聯合開發的SAMP/T僅交付了2套,但烏克蘭卻部署了10套“愛國者”,這使得GEM-T和PAC-3 MSE導彈的供應至關重要。但根據相關報道,即使是數量較少的SAMP/T也面臨攔截導彈短缺問題。
愛國者
總體來看,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仍然高度依賴美國導彈供應:從“毒刺”、APKWS,到AIM-7、“鷹”式、GEM-T、MSE以及AIM-9和AIM-120導彈。其中,AIM-9和AIM-120也是烏克蘭空軍F-16戰斗機攔截空中威脅必須的武器。
R-73空空導彈
另一方面,烏克蘭的近程和短程防御主要以高射炮和重機槍為主,對美國補給的依賴程度要低得多。至于R-73空空導彈,由于主要部件是在烏克蘭制造的,特別是紅外導引頭,因為并不擔心供應問題,這也是為數不多可以自給自足的武器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