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地處中原腹地,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但是在歷史上,淮河卻是水患最嚴重的一條大河,歷史上平均每百年發生94次水災。1950年6月,也就是新中國成立僅僅一年,淮河流域就遭遇了一次全流域的大洪水,豫皖蘇三省受災群眾高達1300萬人。
當時《人民日報》上這樣寫道:“淮河地區遭受特大洪水,災民在求生中與蛇同爭一棵樹,結果,人在樹上被蛇咬傷,中毒而亡。”毛主席在看到這篇文章后心情十分沉重,提筆寫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同年11月,治理淮河委員會在安徽蚌埠成立,解放軍兩個師,220萬民工,還有大量在專家學者都投入到了治理淮河的偉大壯舉中。
從1950年到1954年,豫皖蘇地區進行了四期治理淮河工程,先后投入了1200萬人次,修建水庫,疏浚干流河道,修建淮河大堤。當時的水利部部長傅作義看到這種場面,都贊嘆人民的力量是無比偉大。雖然當年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水患,但是天災無情,1975年的板橋水庫潰壩事件,又是一次淮河給黃淮人民造成的沉重災難。
板橋水庫修建于1951年治淮工程期間,先后組織了四萬民工才于1953年將這座水庫修好。但當年由于技術水平有限,投入使用沒兩年就出現了裂縫,1956年又再次動工堅固。
1975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國內地第三號臺風在福建晉江登陸,按照往年的情況,臺風從沿海地區登陸后,沒過多久就會從陸地上消失。但是當年的第三號臺風卻以罕見的強力,穿越江西,湖南,并在湖南常德突然轉向,越過長江,直插中原腹地,向河南奔襲而來。
板橋水庫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西35公里處的驛城區板橋鎮的白云山腳下,伏牛山以南地區。而當年的第三號臺風在北上的過程中受到地形的影響,停滯在了伏牛山脈和桐柏山脈之間的大弧形地帶,在這里,南面過來的氣流發生了劇烈的垂直作用,當年這里又是地形雨,又是臺風帶來的大量水汽,造成了世所罕見的大暴雨,板橋水庫,就在這次大暴雨的核心區域內。
不僅是板橋水庫,在這個區域內,還有大大小小上百座水庫。當時板橋水庫附近的林莊監測站,最大六小時降雨量為830毫米,超過了當時的世界最高紀錄。雨水像瓢潑傾瀉而下,雨量之大,傾瀉時間之長讓很多人都非常驚訝,山里,城里到處都是被雨水打死的麻雀。
1975年8月7日下午七點半,板橋水庫管理站電話總機室被水泡塌,電話線中斷,與外界失去聯系,無奈之下,水庫管理站請求當地駐軍用報話機和外界聯系,當地駐軍向上級部門發出特急電報:“情勢危急,水庫距離壩頂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有潰壩危險。”當地駐軍為了讓下游干部引起重視,打光了所有的信號彈,但是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8日零時20分,當地駐軍再次發出加急電報:“請求空軍炸掉副溢洪道,否則有潰壩危險。”但是兩次急電,都沒有人回復。而此時,水庫管理站已經開始有水漫進來,水庫職工和家屬開始向高地轉移,還有一些不甘心的水庫職工搬書柜去堵防浪墻上被水重開的缺口,但這也是無濟于事,還有職工拿著斧頭在樹上刻下印記,記下此次洪水的位置。
后來水庫管理局又發了第三次加急急電,并在沒有上級允許的情況下開啟閘門泄洪。但是此時此刻,水庫管理局才發現17個泄洪閘銹死了12個,只有五個能開。當地駐軍手里也只有輕武器和一些木柄手榴彈,根本炸不開那些銹死的泄洪閘。
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的時候,有人突然驚呼道:“水落了。”大家原以為是泄洪閘打開了,非常高興,但是很快就都變得臉色慘白,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泄洪閘打開,而是水壩垮塌了。地處下游的城鎮瞬間被洪水吞沒,更為慘烈的是,不僅是板橋水庫垮了,石漫灘大型水庫,還有竹溝,田崗等58座中小型水庫也垮塌了,洪水從河南省駐馬店一直淹到安徽阜陽下轄的臨泉縣,連臨泉縣城都陷入了一片水澤。
由于潰壩是發生在晚上,導致很多人在睡夢中就被沖走,洪水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人直接被巨大的水流拍死在了墻上,就連京廣鐵路的鋼軌都被扭得跟麻花一樣,石油公司60噸油罐車都能被被沖到40公里外。尤其位于板橋水庫下游50多公里的遂平縣城,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被洪水吞噬,整個縣城只能看見房頂。場景之慘烈,一直到現在很多人老人提起,都淚流不止。
在洪水暴發后,解放軍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災區,武漢軍區的數萬名解放軍官兵第二天就趕到了駐馬店,但當時泡在洪水里的群眾有數百萬人,暴雨過后就是暴曬,三伏天火辣辣的太陽和一眼望不到邊的洪水,給救援部隊也帶來了很大難度。由于洪水面積過大,飛機空投的很多物資也都落到了水里,但老百姓還是給拿了出來。還有災民因為去吃泡爛的南瓜,食物中毒。
大水過后的高溫還導致了各種瘟疫疾病橫行,更是加大了救援難度。當時為了給災區送食物,駐馬店周邊地區都沒日沒夜的趕制大餅,饅頭,河南省會鄭州每家每戶都在趕制大餅,然后交給居委會,統一送到災區,再由軍隊用直升機空投給災民。
解放軍在救災結束,撤離災區的時候,看到漯河到信陽上百公里的公路兩旁,沿途所有的大樹樹枝,都被密密麻麻的蒼蠅給壓彎了。
1986年板橋水庫再次重建,1993年建成完工。今日的板橋水庫不管是防洪量,還是其堅固程度都不是當年可比,而且現如今的水庫還兼顧發電,水產養殖,城市供水等功能。但是758洪災造成的重大損失,我們不應該忘記,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永遠牢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