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浙江的大日頭毒得很,地里的莊稼快被烤蔫了。
連續多日35℃以上高溫,不少地方都快成“烤爐”了,作物水分流失快。菜園里的辣椒、茄子耷拉著葉,稻田也干得裂了縫,農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好在天氣預報說,未來幾天高溫要“退燒”了,總算有盼頭。
18日開始,高壓環流挪開,水汽送來降雨,全省不少地方能涼快些。但緊接著,臺風“韋帕”也在路上了,目標直指華南沿海,浙江也得警惕。
不同地區的莊稼得按天氣節奏來照料,可不能馬虎。平原地區種水稻的老鄉,趁這兩天高溫緩和,趕緊看看稻田水夠不夠。
要是田里缺水,等降雨來了也保不住墑,后期生長受影響。
山區種果樹的,注意加固果樹支架,臺風來了別讓樹枝被刮斷。
掛果的果樹更要留意,大風一刮,果子掉了損失可不小。
沿海地區大棚種植的農戶,抓緊檢查棚架是否牢固,漏風處要堵好。
臺風帶來的風雨可不小,大棚不結實容易被掀翻,作物全遭殃。農民老輩兒有看云識天氣的經驗,現在結合天氣預報更準當。比如看到烏云翻滾、狂風大作,別在野地里戀活計,趕緊躲一躲。
不過也別光靠經驗,手機里的天氣預報得多看看,提前做準備。這次降溫降雨對緩解旱情是好事,但也怕雨水太急澇了地。
低洼地塊得提前挖好排水溝,雨水來了能及時排出去,別泡了根。還有那菜園里的葉菜類,雨后容易生病蟲害,得提前備點防蟲的法子。有人可能覺得,反正要下雨了,澆水施肥的活可以等等。
但我個人認為,降雨前適當施點肥,能讓作物更好吸收,長得更壯實。不同作物脾氣不一樣,水稻、果樹、蔬菜各有各的照料時機。比如果樹這會兒正需要水分,可別等旱壞了再澆水,那就晚了。
現在關鍵是抓住天氣變化的空當,把該做的農事趕緊安排上。臺風逼近,時間可不等人,棚架加固、溝渠清理這些活越早越好。
可能有人會問,臺風路徑到底咋走?
會不會正面襲擊浙江?
這還得持續關注氣象信息,咱先把能做的防護措施做到位。過去靠天吃飯,現在咱能提前知道天氣,就得主動出擊。
莊稼不認爹和娘,全靠天氣和人忙,人勤才能地不懶。最后給大家列個行動清單:平原查稻田水情,山區加固果樹,沿海修大棚。
還有多關注后續臺風動態,該準備的物資提前備齊,別到時候抓瞎。只要咱按天氣節奏來,把防護措施做扎實,就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說到底,種地就是跟天氣打交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有個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